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面试 > 综合 > 2015国考面试备考热点:行政命令下被规定的汉语能否给力

2015国考面试备考热点:行政命令下被规定的汉语能否给力

2015-01-14 11:22  |  华图网校  |  责编:田志英 点击收藏

  2015国考面试备考热点概述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通知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 对夹杂外文进行封杀,是否就是对汉语的保护?尤其当这样的保护来自于行政强制,真能如愿以偿?

  相关评论

  著名语词收集人黄集伟:语言的形成是一个自动筛选的过程。“比如从禽流感到猪流感,到墨西哥流感再到最后的H1N1,我们对语词的选择有一个自动矫正选优的过程。对尚未定型的新词进行建议是可以的,而对于已经形成的语言习惯,硬性规定是逆潮流而动的。”

  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巡视员高长力:外界称广电总局“屏蔽”NBA等外语缩略词,是一种“误读”,“其实不是屏蔽,就是规范使用,我们并非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求外来语进入汉语后应规范使用”。

  北京晨报:教育环节中的外语重于国语,汉语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外语文化,恐怕才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仅仅靠行政命令禁用缩略词来维护汉语的纯洁,更是没有“治本”。

  专家认为:语文教师看重的是语言的规范性,旨在保证语言的纯洁性,但这种规范性要有弹性,是动态的不应是僵死的规范。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地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小学语文教学应摆脱“工具化”倾向,把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根本使命,让学生对人生和世界形成一种审美关照,唤醒青少年的心灵,维护民族的语言,也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计算机研究者称:拥有成千上万个基本字符的汉字跟只有几十个按键的计算机键盘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从计算机技术上来说,中文的操作系统一般都以英文操作系统为基础而开发,或者干脆就是挂在英文的操作系统上,往往不够稳定,相互之间也不总是能够兼容。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给计算机网络上的中文传递带来不少麻烦。

  学者说:一个世纪前中文的巨大变革如今屡被提及,当年教科书和报纸开始采用白话文写作,同时引进西式标点,这些中国语文进化史上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件,使中文有了今天的面貌。“为了汉语的推广,为了提升汉语的竞争力,今天的改革是顺应时代趋势的。”

  模拟题

  近日,国家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发通知: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在全球化进程日渐加剧的背景下,普通公众日常生活中接触与使用外语早已不可避免。就好比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文化会产生相互影响一样,外语的使用场合日益增多,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压缩汉语的使用空间,并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现实中,“中洋配”成为国人对于自身姓名的选择;一些商品为了显示自身的尊贵与个性,以全洋文的面貌示人;各种不中不洋的另类语言成为见惯不怪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书报文摘,更是大有流行之势。外语对于汉语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从这个角度来看,版署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的确可能有利于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因此,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多角度来看待:

  第一:新闻出版总署这一新规,其出发点也是好的,是为了维护“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以及“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但是,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汉语就好比是一条大河,它具有自我清洁和净化的能力,而人为的“规范”,只能破坏这种天然的能力,并且在实质上给它造成“污染”,恰恰无法达到“和谐健康”。我们必须注意这样的危险:以“规范性”和“纯洁性”为借口,去遏制汉语在社会交际中的“变化”,实际上是扼杀了汉语发展的生命力。

  语言文字绝不能为了“规范”而“规范”,“规范”只能是手段,不是目的,语言文字的目的是社会交际,所以语言文字具体如何“变”,不能由三两个专家说了算,更不能由某个机构说了算,而应当由无数个使用它的人民群众说了算。语言文字说到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不应该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去约束它,汉语也是这样,不然的话,我们很可能还在使用甲骨文呢。

  第二:语言文字是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自从它产生,就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是语言文字的常态。就拿汉语来说,明清和秦汉就绝不相同,100年前和今天又是天壤之别。明清和秦汉太远,不去说了,就在100年前,中国还是艰深晦涩的文言文的天下,一直到了1917年,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一声炮响,掀起了白话文运动,然后在大量借鉴欧语语法的基础上,我们才有了今天使用的现代汉语。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语言文字,所以,对待今天因为文化交流的空前密切,和网络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带给汉语的一些新的变化,有关方面还是“淡定”一些,不要反应过度为好。

  母语是民族之魂、文化之魂,将汉语文化保护好传承好,理所应当。但文化也在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而发展,汉语概莫能外,我们或许应当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国考面试备考热点:行政命令下被规定的汉语能否给力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