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定义判断题三抓法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定义判断题三抓法

2015-02-03 10:32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公务员考试中对于定义判断题型相信考生们并不陌生,其在各类型的公务员考试中均长期出现,同时题目的数量以及考查内容基本未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这类题型并未加强难度.但是考生们的正确率却未必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所以,要提高正确率,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读题成了重点问题.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结合具体例题,为考生详细预测并解析今年考试中定义判断中的一些关键词,以高效解答定义判断题.

  一、抓主体

  【例题1】行政指令:是指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不属于行政指令的是( ).

  A.体育局局长签发嘉奖令,表彰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B.消费者协会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正式发布《太阳能热水器选购指南》

  C.市教育局紧急电话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儿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D.市消防大队对未经消防设计备案擅自施工的违法工程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

  【解析】答案B.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属于行政指令”的.行政指令的定义主体是行政主体.分析各选项,B选项中消费者协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不属于行政主体,因此不符合定义.A,C,D三项都符合定义,属于行政指令.

  二、抓目的

  【例题2】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①准备工具.任何工具只要同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犯罪工具.

  ②制造条件.如谋划行动方案、勾结共同犯罪人等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描述未构成预备犯罪的是( )

  A.刘军因为私人问题与老板积怨.一天,他遇老板外出,正巧天降暴雨,毁坏交通.刘军准备制造车祸假象,想致老板意外死亡.

  B.丁某欠王老板20余万元,王老板多次索要,丁某总是躲避或拒绝.一天,有人告诉丁某,王老板正在训练“打手”,准备对付丁某.后来,丁某查证,所谓的“打手”,是王老板新招的保安.

  C.梁某觊觎邻居家新买的摩托车,意欲据为己有,并悄悄准备好了一把万能钥匙,想趁邻居不在家时入室偷窃.

  D.张胜扬言要杀吴天,并买了一把三棱刮刀,准备伺机行动.

  【解析】答案B.首先要求看对题干的问题,是选择“未构成预备犯罪”,大部分考生容易重点研究后面给出的连个条件再逐一去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其实定义本身包含一个目的状语“为了实行犯罪”,为关键字,选项A、C、D涉及到的都是犯罪行为,选项B中提到的行为根本就不是犯罪行为,不符合定义本身,所以正确选项为B.

  三、抓方式

  【例题3】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以下属于发散性思维的一项是().

  A.司马光见到小朋友落入水缸,当“救人离水”行不通时,果断地砸破水缸,“让水离人”救了小朋友的命

  B.病人因胸痛来门诊检查,医生根据经验考虑可能是气胸、肺炎、心绞痛等,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肺炎

  C.根据草莓比香蕉贵,香蕉比苹果贵,苹果比桔子贵得出草莓比桔子贵

  D.画家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事先要在脑海中将自己想要呈现的主题、构图和色彩进行安排,呈现出一幅草图

  【解析】答案A.解析:首先分析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是“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A项司马光从“救人离水”和“让水离人”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答案,并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属于发散性思维.B项只有一种答案,C项没有体现不同的方向,D项是将各个方向的元素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B、C、D三项都不属于发散性思维.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定义判断题三抓法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