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5年公务员备考言语九大题型解题秘笈

2015年公务员备考言语九大题型解题秘笈

2015-03-26 11:01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4、 态度观点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常见的问法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第二步:解题思路。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一些题目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明确观点。(2)隐含观点。(3)没有观点。(4)杂糅观点。

  第三步:针对上述4中类型题选择答案。

  例4.网络不只发现问题,有时它还扮演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相对于各种监督管理的机制,网络的监督能力已经超出了超前的态势。似乎许多问题的端倪,总是先暴露在网络之上,然后才会被深究,继而解决处理。对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这绝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下正常的监督问责途径,也不应当成为一种主流的监督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原有监督机制的应有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法制社会不能主要依靠网络进行有效监督

  B. 网络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具有更为超前的监管能力

  C. 网络监督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D. 当今社会的一条重要监督途径是网络监督

  答案:A.【华图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是分总结构,后半部分强调“网络不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主要监督方式,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充分发挥原有的监督机制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5、词语理解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在提问中通常有部分词语或语句用双引号标注,要求考生对这部分词语或语句加以理解。通常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对文中划线部分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某加点的词语可以理解为……”“对某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对某某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某几个词指的是”等等。

  第二步:解题思路。

  (1) 普通词语,不选字面含义。

  (2) 若词语后面有一些标点,如“:”;“、”“——”“( )”等,上述标点均为对名词语的解释说明,答案就在此。

  (3) 代词,遵循就近替换原则。

  第三步:选择答案。

  例5..我国家庭的小型化特点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所以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为养老提供支持。为此,政府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从事居家养老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的热点、养老服务的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这段文字中“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指的是:

  A.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居家养老系统 B.政府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养老系统

  C.个人自办的居家养老场所 D.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的养老院

  答案:A.【华图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文段中“也就是说”引导的句子前后意思一致。前文是由“同时”引导的并列关系,总结可知本题答案为D选项。

  6、代词指代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提问方式一般为,文中“这些;他们;前者;它”指的是什么?

  第二步、答题思路。

  ①定位原文

  ②就近原则+逻辑意思

  第三步、选择正确选项。

  例6、无论如何,《现代儒学论》能在中国内地引起欢呼,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这至少说明“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已不再是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并且范围也绝不仅限于知识分子层面。从国家之间横向来看,这的确是个迟到的文化现象,但从中国自身纵向来看,它的到来又并不为晚。

  最后一句中“它”指代的是( )。

  A.我们看到《现代儒学论》能在中国内地引起欢呼的现象

  B.“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突破时间、范围且获得发展

  C.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

  D.知识分子间的探究

  答案:B【华图解析】本题为代词指代题。文段中最后一句“这的确是个迟到的文化现象,但从中国自身纵向来看,它的到来又并不为晚”的“这”与“它”是同源指代,表示的是同一种事物,因此,指代的内容应该在“这”之前的一句,即“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已不再是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并且范围也绝不仅限于知识分子层面。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7、标题填入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通常提问的方式有:“最适合做上文标题的一项是……”。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新闻类。新闻类文体结构一般都是固定的,有标题(副标题)---导语---正文。在整个结构当中,导语是整个新闻的中心,因此对于新闻类文体的文段,其标题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导语部分的表述,对其进行提炼加以归纳,便是标题。

  (2)说明文类。通常说明文类的文体风格客观平实,用朴实简练的语言来阐述一个事物的原理或机制。因此这类题目的解题要点关键在于把握文段阐述的主体,围绕主体进行表述的选项通常就是这个文段的标题。

  (3)、议论文类。通常议论文类一般在整个论述过程中围绕论点举例子展开论述,此时的论点必然是文段谈论的话题,因此对予这类题目考生关键在于把握文段的主要论点或者解决问题的语句,然后选择与之同义替换的一个选项即可。

  (4)散文、记叙文、游记类。这类问题风格比较随意,一般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比较容易判别,其标题也要与文段的整体风格相一致,体现概括性和趣味性。

  第三步:很对不同文体风格的文段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选择正确选项。

  例7..春分,昼夜平分,春色2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叠翠,采茶姑娘那灵巧的双手在茶树上翩翩起舞;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婉转悠扬的茶歌在天地间久久回荡。春分时节,静坐在绿色盎然的美景里,沏上一杯春分茶,沐浴着柔和暖阳,看茶烟袅袅,见嫩绿碧汤,怡然自得。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醇,去浊扬清,滋润身心。春之色、春之味、春之韵,尽在这春分茶中。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春分茶韵 B.茶以春为贵

  C.春贵在其时 D.春分采香茶

  答案:A.【华图解析】这是一道标题填入题。文段围绕“春分品茶”展开,故本题答案为A。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公务员备考言语九大题型解题秘笈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