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时政热点: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竟成时尚

2015年时政热点: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竟成时尚

2015-05-11 10:44  |  半月谈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青少年遭遇网络语言暴力

  现实中,针对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行为正大量地向虚拟的网络世界转移。在诸多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校园的青少年成为最大受害者之一。发送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以及通过在线聊天、交友等方式,以青少年人群为目标的网络语言暴力,正显示出比现实暴力更大的危害性。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受害者是青少年,实施者也是青少年,从制造到传播,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青少年的身影。采访中,一些青少年并不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有多大危害性,反而对实施网络语言暴力乐此不疲。一位高中生向半月谈记者坦言,自己周围确实有同学不时地在网络上匿名留言,其中不乏攻击性语言。“我的同学或者我的弟弟妹妹,聊天的时候会突然问我英文骂人怎么说?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时尚。”

  负责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样本调查的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高健在对144名在校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和6名在校老师的访谈中发现,青少年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总体认知率仅为44.6%,39.6%的青少年表示总是或者经常遭受网络语言暴力,25.3%的青少年存在总是或经常实施网络语言暴力的行为。

  高健进一步分析,因为认知程度低,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很容易受暴力倾向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来自于网络文字、图片视频。“受影响后的3成青少年会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直接受害者,其余大部分会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网络语言暴力。两种情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心理健康产生诸多影响。”

  “在生活中,大多数青少年基本不说脏话、不骂人,但在网络中却轻易说出歧视性、辱骂性语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美华说,通过在线收集和发帖征询的形式收集语料,他们发现网络语言暴力在青少年群体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贬低和诋毁、辱骂和谩骂、诅咒以及说话带脏字四类。大学生中还存在用英语骂的倾向。

  社会支持网络缺失

  网络语言暴力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互联网匿名、互动的方式使得人们放松了“说话要负责”的意识。人们在享受网络自由便利的同时,对在开放空间中如何发言、确认责任、形成规范产生诸多不适应,容易将网络变成个人“扩音器”及情绪宣泄工具。

  90后、00后被称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在北上广等大中型城市里,70%的青少年在小学或初中便开始接触互联网,甚至呈现出“居不可无网络”的生活状态。但这也使得他们在一旦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摆脱而逃进网络虚拟社会的倾向。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王育珍认为,青少年最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由家庭、学校以及同龄社交圈构成,而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容易引发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

  家庭在面对网络语言冲击反应的滞后性是青少年网络语言施暴的重要因素。许多父母对网络知之不多,对待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网上传播的什么内容,孩子们交流什么,如何进行交流,怎样有效监督他们的网络语言,无法及时全面掌握。“面对网络的冲击,他们的反应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王育珍说。

  学校传统的德育在网络时代显得低效。有专家指出,目前在传统德育模式的主导下,学校基本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相比传统校园暴力,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度不够,学校也没有针对在校学生制定网络行为规范。

  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同龄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非常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同龄人群体的网络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一个孩子出于猎奇心理,希望能够与某些同龄人成为朋友,成为所谓的‘圈内人’,他会倾向于使用别人已经使用过的语言风格。加上青少年本身分辨的能力不是特别强,忽略了使用的语言到底可不可用,或者用得恰当不恰当,他的情绪可能会受到影响。”高健指出,一个值得警惕和深思的问题是,当一个孩子受到网络语言暴力之后,很多其他的同学或朋友作为旁观者,会一道用类似的语言继续对其加以侵害,而受害者在遭受到网络语言暴力后大多并不愿向他人求助。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时政热点: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竟成时尚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