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时政热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是好还是坏

2015年时政热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是好还是坏

2015-07-07 10:09  |  半月谈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按照规定,增减挂钩项目区应在试点市、县行政辖区内设置,封闭运行,有些地方却违规有偿流转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此外,增减挂钩周转指标3年内应归还,而实际执行中许多地方拖延复垦归还耕地。据国土资源部调研组对24个试点省份调研,有的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国土监管部门串通作假,拖延复垦耕地,有些只是推平了事,其中布满建筑垃圾,无法耕种。

  曾参与策划社区建设的深圳一家咨询公司董事长表示,生活方式转变的前提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非农就业,而不只是村落形态上的简单聚合。如果违背规律盲目建社区,必定难以为继。

  针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空城计”、“烂尾楼”现象,河南省委农办一位负责人表示,2014年经过全省范围摸底调查后明确提出:已经开建的要尽快完工,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建好的要完善公共设施,确保农户搬迁;尚未开工的则要重新论证,在城镇规划区外不允许再建新型农村社区。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先后开建的新型农村社区有2000个左右。不久前,一项名为“瘦身核减工程”的行动悄然推行。

  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出三个严禁:严禁强制推行大拆大建、撤村并居,严禁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严禁以“管委会”等机构取代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

  安居必先乐业:先就业,缓“上楼”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介绍,从各地调查情况看,愿意搬、无力搬和持观望心理的农民各占1/3。农民反对的不是新型农村社区,也不是城镇化,他们不满意的是在收入不高、就业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赶农民“上楼”。

  王永苏认为,未来我国还将有数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最好的办法是让农民先就业,缓“上楼”。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表示,在当前县域实体经济缺少较高收入的务工经商机会之前,农民家庭即使住上楼房,也是住不下来的。贺雪峰建议,国家须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让农民“住下来”工作,居住地和工作地没有分离,才能真正就地城镇化。

  专家建议,可借鉴日本经验,发展六次产业,使传统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六次产业的形态非常丰富,例如农产品的品牌化、直销店、饭馆、观光农业等。

  日本山梨县兴起“周末农业”,吸引东京市民前来租种小块土地,发展“市民农园”。一些农民在种植大棚蔬菜的同时,利用自己生产的蔬菜办起饭馆,销售自制面包、糕点、葡萄酒和大米,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还为家庭主妇提供了工作机会。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开始调整方向,在推进农村社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和产业配套,让农民就近就业,实现真正“上楼”。

  2014年,江西省泰和县选择了7个自然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11家,发展规模种养大户75户。苏溪镇上宏村下街社区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和百合专业合作社,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00多元。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时政热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是好还是坏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567  共7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