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华图网校一周精选(7月20日-24日)
呼吁
如何斩断“校园暴力”的魔掌?
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学专家刘军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萌动的自主意识与不成熟的价值观发生碰撞,很容易引发部分行为脱离家庭、学校、社会道德与规范的轨道,但这并不是犯罪。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舆论不关注青少年心理,只是单纯地“就事论事”,孩子就会渐行渐远,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有必要修法适应未成年犯罪新形式
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未成年犯罪呈现出年轻化,形式更加恶劣,影响更加坏,由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修法或者法律补充,针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等进行指导,避免更多无辜孩子受到伤害。
校园管理漏洞亟待填补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刘行芳认为,填补校园管理漏洞,要“软硬兼施”:一方面加强德育,呼吁道德回归;另一方面,重建学校教育惩戒机制必不可少。“我国学校摒弃教育惩戒机制后,如今谁也不敢轻提‘惩戒’二字,恶性校园暴力最终只获得警告、处分、说服教育。学生意识不到错误,进而愈加助长暴力倾向,最终酿成悲剧。”>>
支招
孩子该如何自我预防校园暴力?
Q:目前的校园暴力有哪几种方式?
主要有5种方式。
肉体伤害:如打架、欺负弱小同学。甚至伤害老师。
校园凶杀:如“马加爵杀人事件”
校园抢劫:如高年级或辍学在家的在校园周边对弱小同学实施的一种以价钱为接口的抢劫行为。
校园性侵犯:此类暴力一般多发于团伙,表现为对女同学的性方面的侮辱。
校园黑社会:校园暴力有集体化倾向,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如帮派、收取保护费等等具有组织形式的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