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1.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2010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本题实质上为主旨概括题。从行文脉络的角度来看,文段为分——总式结构。文段先从两方面论述,一是“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二是“图案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尾句进行总结,以上两个原因使得“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故尾句即为文段主旨句。B项为该句的精简压缩。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A项表述有误,文段中未体现出“制约”之意。C项表述与文段不符,文中说“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是否要求服装紧窄合体”为特征。D项是围绕分论点部分的其中一个原因展开的,不能概括整个文段。
2.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2003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根据文意,两种医疗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改变伤口自然愈合状态,从而达到愈合后无疤痕的目的。两者作用机理不 同,胚胎组织是由于应激免疫迟缓,注射后于破损处开始形成新生组织的过程中生长较为稳定,而不会产生常规疤痕;后者药物则是抑制生长因子,使得组织的修复 变缓慢,从而减少快速修复过程带来的错误复制与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并非都是对外界刺激反应变慢,故A项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选项A"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针对的是胚胎组织说的。
选项C“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处血凝速度明显降低”是针对血小板说的。
选项D"其共同作用是使伤口的愈合过程相对缓慢"是针对血小板说的。
3.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1999
【考点】生物医学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1999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文段主要就东北地区的名称进行阐述,在明代以后,“关东”一词的概念基本沿用至今。作者以明代以后沿用“关东”一词说明在明代以前,东北地区不能称为“关东”,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纠错】明代以后,“关东”一词未发生变化,A选项未强调明代以后这个时间概念,排除。解放后,曾把东北作为一大行政区,事实上是沿用了关东的概念,而不是把关东划入东北地区,排除B选项。明代后将东北称为“关东”,而不是东北一词出现与明代,由此排除D选项。
5.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1999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文学”一词的概念,紧接着说明到了汉代,文学开始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最后用《史记》作为例证进一步证明汉代时期文学与一般学术的分离。因此,整个文段重在强调汉代以后,文学开始独立出来。故本题选择B选项。
【纠错】A选项“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C选项论述的主语是司马迁,而文段重点论述的是文学,根据主体排除法,排除C选项。D选项不是文段论述的核心,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