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考时政:两会专题报道 九大民生热点对话“十三五”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的一些治理举措,在思路上有一些偏差?
顾大松(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在这点上,我认为以车为本的治理思路就是一个典型,单纯地增加道路就是以车为本。以车为本的治理思路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的拥堵状况。城市道路畅通工程是许多大城市的一项重点工作,路越修越多,反而刺激了交通需求,道路的增加赶不上交通出行需求的扩大。仅仅只是拓宽道路,增加道路,根本无法缓解交通拥堵。
应该将以车为本的思路转变为以人为本,驾车人和非驾车人权利应该是平等的,要理性平衡两者的冲突。要把中心城区的部分道路让给行人和绿色出行者。同时加快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建设。
王云飞:现在一些地方常常把限购限行限外作为治理拥堵的方法,其实“限”这种交通管制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不能将其常态化,它违背了正常的公共出行需求规律,违背基本规律后会造成系统紊乱,矛盾重重,治标不治本。
主持人:治堵,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
陈诺:去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多年后重启,意义重大,也让大家充满期待。
解决拥堵等大城市病的关键,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城市堵病的彻底治愈尚需从城市治理的大视角通盘考虑。
虞纯(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汽车分公司公交车司机):我认为治堵的关键是“疏”。大城市可以通过建设新城区和卫星城引导人口分流,形成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完整的生态圈,减轻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二三线城市要汲取大城市教训,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李祥斌:我想除了继续加大建设公共交通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在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一个长远规划,研究制定公共交通监测评估与长效机制、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场站综合开发制度、票制票价制定制度等,同时通盘考虑“错峰出行”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黄筱:我比较关注智慧交通的运用和推广。要加快智慧交通的普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交通管理,尤其在面临交通事故与恶劣天气时可以及时提供预警,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顾大松:我也同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定位功能、出行数据都能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力工具,同时“拼车”“顺风车”等这些以共享经济理念为出发点的新业态,不仅提高存量车的利用率,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的购车需求,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
“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没有高质量的就业,百姓注定不会幸福。”
——在谈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时,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这样说。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
新常态下,经济在转型,结构在调整,一些过剩产能必须压减,不少传统行业正在兴起机器换人……这些都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保卫我们的就业?
主持人:请问,各位对当前就业情况有何见解?
罗明忠(广东劳动学会副会长):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基本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但是,就业指标还不错,超额完成了年初定下的任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同样的GDP增速下,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比第一、第二产业都更为突出。因此,虽然GDP增速放缓,但构成改变了,这对稳定就业形势作用巨大。此外,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各地都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是大力推动“双创”,也为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王骏勇(新华社江苏分社副总编辑):就我的观察,现在就业形势总体还算平稳,保持动态的大平衡格局。比如江苏实施了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政策,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1%以内。当然也不能说没有压力,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用工成本持续增加,技术升级加快,出现机器换人趋势,一些技能水平有限的产业工人就业受到一定冲击,但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人才依然缺口巨大。
叶含勇(新华社四川分社成都记者站站长):我对成都的情况比较了解,就说说成都的情况。总体上,就业形势稳中有升,但压力仍然较大。具体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与难点:一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企业的用工需求与求职者就业意愿、技能状况存在结构性矛盾。二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结构调整引起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变化将更加明显。比如2015年成都市工业新增就业的产业占比下降达7.38%。三是更多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就地就业,2015年,全市劳务输出同比减少7.71%,这既是注入成都发展的一股新力量,也为成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压力。
主持人:“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换挡、化解过剩产能、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大吗?
沈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这些变化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也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主要趋势,不可能不对就业形势带来深刻影响。我觉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速下行导致就业岗位收缩。我国GDP上升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反之GDP下降一个百分点必然会导致就业需求下降。尽管国家已充分权衡了经济增长与保障就业的关系,但经济增速放缓将对就业空间拓展带来一定难度。
二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就业新机遇。以江苏为例,2013年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此后逐年递增,这表明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整体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这对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新契机。
三是新动力对人才素质带来新挑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长期性,创新驱动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目前转型升级初期,会出现需要就业群体的能力与经济发展匹配程度不升反降的现象,就业难度可能在短期内加剧。
李倩薇(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沈厅长的分析非常全面。就我自己所见,我觉得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可能造成隐性失业显性化,部分困难企业分流的职工年龄偏大、技能偏低,对新兴产业适应能力差,转岗就业难度大。同时,新成长的知识群体供求不匹配,一线技工和青年普工长期短缺。总体来看,就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
王骏勇:我对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深有体会。比如建筑业,去库存压力大,新开工项目减少,对建筑工人的就业影响将是较大的。但是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就业也要随之调整,可能淘汰下来的一批建筑工人,又转移到了其他行业、领域。这会有一些阵痛,但总体来看是可控的,会呈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