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国家2004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文段通过反讽的句式,提出作者的观点,即在应试教育下,孩子很难成为能够独立思考、虚怀若谷、知识渊博的人,分别对应了A、B、C三个选项,故三者表述均符合文段。文段的重点在于间接地批判应试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并非对少数孩子的赞扬,故D项表述不符合作者通过文段要阐述的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04
【考点】中国古代史
【解析】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则明,何为则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为这句话最早的出处。《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故选A拓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
3.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2004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本题属于居中类的语句填空题,填入的句子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的前后文语境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前文中的关联词“若”即为“如果”的意思,可见填入的句子要与“若”形成对应的假设条件关系,B项的“只好”可与之搭配使用,符合要求。其次还要与后文的关联词“不过”形成转折关系,B项符合要求。意为:放弃了宗教的人,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与精神事务绝缘,但哲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可见B项置于此处最为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A项无法与后文形成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才提出文段的论述主体“哲学”,故横线上的句子不能提到“哲学”这一内容,故排除A项;填入的句子需要与前文形成假设条件关系,阐述“放弃了宗教”所带来的问题,而C、D不符合此要求,后文的“哲学”也就没有了意义,故排除C、D项。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2016
【考点】代词指代
【解析】“这”指代的是前面“可‘内心’很柔软,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根据“内心”“内部”等词汇,可判定“这”指的是内部结构特点。因此,本题答案是C选项。
5.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16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概括类题目找重点句和主体词,重点句是“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的力量的支持。这正是在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后面是对新闻舆论战对于战略威慑的重要意义的解释和说明。本文段的主体词是“战略威慑”和“新闻舆论战”,综上,答案为A项。
【信息来源】http://www.81.cn/jwgz/2015-06/12/content_6538323.htm
《中国军网》里的文章《失去话语权,枉谈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