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干警备考民法学要点:精神损害赔偿
侵犯人身权VS侵犯死者人格利益
(1)根据《精神损害赔楼解释》,侵犯自然人的人格权与身份权,造成严重后果的, 受害人即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对加害方式并无要求。
(2)但是,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死者的近亲属也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法律添加了限制,要求加害方式为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方式。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对不同属性利益,民法保护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上升到民事权利高度的利益,民法对其提供较为充分的保护。相对而言,对于尚未或不能上升到民事权利高度的利益(如死者的人格利益),民法对其保护的程度低一些,一般而言,对这些利益的侵害,须在侵害方式上有违公序良俗时,才构成侵权(构成要件更严格)。
(4)《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的规定,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国民法会在很多地方显示出这种区别来。
典型真 题
文某在倒车时操作失误,撞上冯某新买的轿车,致其严重受损。冯某因处理该事故而耽误了与女友的约会,并因此争吵分手。文某同意赔偿全部的修车费用,但冯某认为自己的爱车受损并失去了女友,内心十分痛苦,要求文某赔一部新车并赔偿精神损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文某应当赔偿冯某一部新车
B.文某应向冯某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C.文某应向冯某赔礼道歉
D.法院不应当支持冯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华图解析】①《侵权责任法》第19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为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部分间接损失),即“填平规则”.文某损害冯某的轿车‘应当承担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的责任,赔偿一部新车的请求超出了冯某应里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不应支持。故A选项错误。②精神损害赔楼采法定主义,仅限于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情形。文某撞坏冯某的汽车,并引起连销反应导致冯某失恋,冯某因汽车被毁和失恋遭受双重心理痛苦和煎熬,但汽车被毁与失恋均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故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③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属于侵犯人身权的责任方式,侵犯财产权的加害人不承担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故C选项错误。
2.精神损害赔偿的排除情形。下列四种情形,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只能主张财产损害赔偿,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①法人、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受到侵害的。
②加害给付中,受害人选择提起违约之诉治非提起侵权之诉的。
③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④在侵权之诉中未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终结后基于同一事实另行起诉请求精神损 害赔偿的。
典型真 题
某市国土局一名前局长、两名前副局长和一名干部因贪污终审被判有罪。薛某在当地晚报上发表一篇报道,题为“市国土局成了贪污局”,内容为上述四人已被法院查明的主要犯罪事实。该国土局、一名未涉案的副局长、被判缓刑的前局长均以自己名誉权被侵害为由起诉薛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三原告的诉讼主张均能够成立
B.国土局的诉讼主张成立,副局长及前局长的诉谈主张不能成立
C.国土局及副局长的诉讼主张成立,前局长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
D.三原告的诉讼主张均不能成立
【华图解析】①薛某的文章构成对国土局的侮辱,侵犯了国土局的名誉权。但法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的,只能主张财产损害赔偿,不得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故国土局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②《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第1款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本题中,薛某的侮辱行为也指向了国土局的数十名工作人员,可以比较勉强地认为,该行为侵犯了未涉案副局长的名誉权,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故未涉案副局长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③被判缓刑的前局长仍享有名誉权,任何人不得以侮辱或者诽谤的方式侵犯其名誉权。但薛某的文章对被判缓刑的前局长却不构成侮辱或诽谤(因为他原本就是贪污犯、苍规、老虎),薛某未侵犯其名誉权。④综上,本题唯一正确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