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七)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七)

2016-05-06 11:25  |  华图网校  |  责编:华图在线 点击收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华图网校与您分享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七)华图小编将为您每日更新一篇常识判断,日积月累,终有一日成大器。预祝您成“公”!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网校资料”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七)

  隋唐时期:税制

  【考点13】两税法

  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它的主要内容是:

  (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 唐中央是以779年(大历十四年)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的总额分摊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谷最多的一年,作为两税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户税、地税全国无统一的定额。

  (3)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

  (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

  (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

  (6)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两税法的重要意义

  两税法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改革。首先,在均田制下,国家对租调徭役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是依据土地多少征税。两税中的地税是履亩征粟,户税虽说依据资产,但土地是资产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也主要是依据土地征税。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均田制破坏后,土地占有情况愈来愈不均,于是舍人税地就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舍人税地也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其次,在“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下,不管是地主、贫民,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这当然极不合理。两税法推行后,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再次,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入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管土户、客户,只要略有资产,就一律得纳税。又因为贵族官僚原来就得负担户税和地税,所以也得交纳两税。这样,两税法的推行就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华图网校带你轻松获悉申论考点,了解更多2016年时政热点及面试热点,请访问2016成"公"人士的时政妙药!

2016年公务员省考时政热点专题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七)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