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传承助推城市创新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传承助推城市创新

2016-05-11 10:15  |  华图网校  |  责编:华图在线 点击收藏

  申论的学习重在平时积累,特此华图小编为大家分享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概括题中你有这些做题毛病吗?给备考路上的小伙伴加点料,我们一直陪在您身边哦,更多申论备考热点请查看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大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传承助推城市创新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题中运用思辨型文章更能够获得考官亲睐,相对来说分数也会提升一定档次。然而,要写好思辨型文章绝非易事,尤其是思辨型文章的第一步就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判断写作对象在文章论述主题中的具体地位和作用。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现以一道真题为例,试析之。

  申论主题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其作文题干和要求如下:

  针对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字迹清楚,书写工整,限800-1000字。

  通过审题干可知,作文题目已经给定,即“公共文化的回归与创新”;再看文章类型为议论文,考生们当看到议论文三字就应该警觉,这是要求考生们侧重分析而并非重点谈对策。就要从“回归与创新”两个方面切入。那到底什么是“回归与创新”呢?二者之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分别发挥什么作用呢?

  其实,在给定材料1的第二段提到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还要求给群众提供‘对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要求文化场馆的社会功能,服务群体等重新明确定位,使之回归公益属性,……”通过这句话可知回归所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属性回归,而创新所指可从材料5、6、7三段可知,创新是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及运营模式的创新。

  那么,二者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所谓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属性是其根本属性,即公共文化服务是服务于民的。也就是说我国要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属性不可缺失,它是基本前提,失去这一前提就不再是公共文化服务。而创新是说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上鼓励群众与社会参与、运营模式上积极探索“政府买单、社会提供、群众消费”的新型模式,这样的创新无疑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发展动力。因此,在论述回归与创新的关系时应该明确二者关系是:回归公益属性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提,创新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动力。

  通过上述例子的解析,考生们对思辨型文章中的辨析对象关系的确定就有了初步认识,公务员考试网专家现将公务员考试申论涉及到的一些热点内容中的相关要素给大家进行归纳总结,以助广大考生备考。

  宏观层面来说: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四个全面内在关系:“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四个全面”、“经济新常态”、“中国梦”三者关系:中国梦是总目标、总概论,新常态是对新时期时代特征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判断;“四个全面”是适应、引领新常态,追寻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战略性理论和实践要求。

       另外这里还有更多的时政热点等你来拿哦,时政妙药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传承助推城市创新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