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行文脉络之援引观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行文脉络之援引观点

2017-05-02 11:01  |  华图网校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2017年公务员考试春季联考即将考试,华图网校与您分享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行文脉络之援引观点华图小编将为您每日更新行测备考小技能,日积月累,终有一日成大器。预祝您成“公”!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网校资料”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行文脉络之援引观点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通常也会援引他人的观点,进而引出说话人的观点,而援引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辅助论证,也就是充当分句作用,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对引用进行排除的方式,进一步找到主旨句。因此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看到了援引这一类的表述,一定要注意观察其后是否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即为总句。

  援引观点法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向援引,一类是反向援引。所谓正向援引,即进一步说明,作者的观点与援引的观点基本一致,在正向援引中,通常是通过引用某人的话作为例证,从正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持或者加强。反向援引,即作者的观点与援引的观点背道而驰。反向援引中,表述初始通常先树一个靶子,作者再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或者批判,作者的观点就是主旨句。

  【典型格式】

  正向援引

  一般援引之前都会出现“正如”一类的字样,援引之后都会有结论性的引导词,如“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引出作者的观点。

  反向援引

  开始以“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人以为”等字样作为引导词引出话题,然后再用表示转折性的引导词,如“但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引导出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者批判。

  【小试牛刀】

  (1)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结构游戏

  B. 幼儿教师与幼儿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C. 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D. 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赖于结构游戏

  【解析】文段前两句通过“其实”引导的转折句强调了结构游戏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在前面两句的基础上又通过“但”引导的转折句进一步强调了教师的施教措施。文段的第一句话是引用,是分句,不是重点,故文段的答案是C。

  (2)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 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 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 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 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解析】文段先提出“生与死是中国人始终关心的问题”,随后用转折连词“然而”引出文段主旨句,即“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后文对这一观点加以解释说明。可见,C项的表述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其中“以生为旨归”即等同于“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以上就是华图网校与您分享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行文脉络之援引观点的内容。预祝您成“公”!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网校资料”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行文脉络之援引观点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