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类比推理成语系列之五战争篇
类比推理是国考和省考的必考模块,成语又是类比推理中常考的一类题目,为了让小伙伴们积累到充足的成语知识,华图在线判断组在相继推出了成语系列之一:成语“奇葩说”、成语系列之二:成语典故类、成语系列之三:三十六计、成语系列之四:美德篇,之后,继续为伙伴们整理了成语系列之五:战争篇,希望借助这些高频成语的语义、常考考点总结,让伙伴们了解这些成语的前世今生,随时积累,考场上不慌张,因为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而要积小流以成江海,积跬步已至千里。祝福各位伙伴在考场上都能战无不胜!(如果想要了解前四季的内容,请关注新浪微博华图在线官微,搜索“成语”)
成语·历史上的战争
【成语1】助纣为虐
【涉及战争】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
【历史】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释义】帮助坏人干坏事。
【近义词】为虎作伥、为虎添翼
【反义词】助人为乐、除暴安良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结构】动宾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反义、情感色彩、人物对应(商纣王)
【成语2】倒戈相向
【历史】武王伐纣,攻于朝歌。纣王急召大批奴隶进行抵抗。武王大军兵临城下。商奴隶军自知不敌,且均痛恨纣王的横征暴敛的统治,纷纷掉转兵戈攻向后方的朝歌城。
【释义】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近义词】反戈相向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连动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结构
【成语3】卧薪尝胆
【涉及战争】吴越争霸是指历史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时期。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历史】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近义词】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反义词】乐不思蜀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反义,对应关系,例如“卧薪尝胆∶勾践”
【成语4】破釜沉舟
【涉及战争】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历史】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释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反义,对应关系,例如“破釜沉舟∶项羽”
【成语5】背水一战
【历史】高祖三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结果大破赵军。
【释义】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近义词】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州
【反义词】重整旗鼓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反义、对应关系,例如“背水一战∶韩信”
【成语6】如火如荼
【历史】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出兵晋国。一天傍晚,吴军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旗帜;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释义】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近义词】如荼如火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结构
【成语7】望梅止渴
【历史】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释义】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近义词】画饼充饥
【反义词】名副其实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连动式成语
【出题点】近义、反义、结构,对应关系,例如“望梅止渴∶条件反射”
【成语8】揭竿而起
【历史】出自《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秦朝统治时期,修建筑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赋税、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陈胜和吴广在大雨阻路,恐延期到达的情况下,在大泽乡起义,他们砍木棒做刀枪,削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近义词】逼上梁山
【反义词】忍辱偷生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出题点】考查近义、反义、结构,对应关系,如“揭竿而起∶陈胜”真题·涉及战争的成语
【例题1】守株待兔∶望梅止渴
A.唇亡齿寒∶鸡鸣狗盗
B.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C.掩耳盗铃∶拔苗助长
D.不寒而栗∶不学无术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是贬义成语,“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是中性成语。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唇亡齿寒”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是中性成语,“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是中性成语,排除;
B项:“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是中性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贬义成语,排除;
C项:“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是贬义成语,“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是中性成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是中性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是贬义成语,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考点剖析】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涉及到的历史故事为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找水源的故事,当题干出现的两个成语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时,可以考虑成语的感情色彩,或成语的构词方式。
【例2】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A.乐此不疲∶《汉书》
B.揭竿而起∶《过秦论》
C.朝秦暮楚∶《论语》
D.阳春白雪∶《离骚》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乐此不疲”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排除;
B项:“揭竿而起”出自“《过秦论》”,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朝秦暮楚”出自《鸡肋集·北渚亭赋》,排除;
D项:“阳春白雪”出自《楚辞》,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考点剖析】考查成语及其出处,涉及到的战争有大泽乡起义,还可以考查成语涉及到的人物,细化可以考查人物的主客体。
【例3】破釜沉舟∶项羽
A.望梅止渴∶袁绍
B.陈桥兵变∶赵恬
C.焚书坑儒∶嬴政
D.背水一战∶韩当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二者属于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而非“袁绍”,排除;
B项:“陈桥兵变”的主人公是赵匡胤,而非“赵恬”,排除;
C项:“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嬴政”,二者属于典故与主人公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而非“韩当”,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民间诸子百家典籍和214年坑杀方士的事件。
【考点剖析】考查成语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涉及到到战争有背水一战,还可以考查人物之间的主被动关系。
【结语】类比推理中经常考查成语的语义、出处、对应的人物,成语的语义常常结合感情色彩一起考查,对应的人物常常结合主体与客体一起考查,而近些年,成语的构词方法也经常被考官青睐。
伙伴们备考时,可以经常积累成语相关知识,不仅对于判断推理题目的解析有帮助,在做言语题目时也会有所涉及,华图在线判断组会不断为各位小伙伴总结考试中常考成语的相关知识,以及需要积累的知识点,欢迎各位小伙伴转发保存,相信每天积累一点点,到考试的时候一定可以进步一大截。喜欢的小伙伴快转发起来吧!
【华图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