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骄傲让人落后,批评使人进步——老字号应对差评
热点概况
近日,一则探访狗不理王府井店的视频引发关注。博主消费体验后说,酱肉包特别腻、猪肉包皮厚馅少,“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该视频发出后不久,微博账号@王府井狗不理店发布声明称,该视频所有恶语中伤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已经报警,要求博主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道歉。
商家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次报警,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很多人直言在其身上看不到“老字号”应有的风度雅量。还有不少人把这种态度与一段时间以来其经营业绩不佳联系到一起,认为这样下去只会招致更多人“不理”。
各方观点
法治日报:毋庸置疑,老字号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品牌价值,需要精心呵护其商业信誉,但呵护的方式不能与法治背道而驰。与其动辄用报警、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吓唬消费者,不如在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上下足功夫。
中国工人网:关心老字号需要更公平的视角和力度。在法治社会和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所有老字号都应保持清醒,谁都不是特殊人物,没有任何法外特权。
光明网:老字号若想焕发新光,并不是盲目追求市面上的“1+N”就能达到。而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提上去。
深度分析
(一)有些老字号,为何不“香”了?
1.传统工艺面临失传。
老字号的重要竞争力是其独特的工艺技术。近年来从事劳动密集型传统手工业的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技术骨干外流;有的传统工艺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因劳动强度高、收入水平低,年轻人从业意愿不强,传统技艺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2.租金贵融资难。
好地段租金贵,差地段没人流。老字号企业多是传统的门店生意,靠网点和地理位置取胜。近年各地城市拆迁改造挤占了处于城市中心老字号祖传的关键区域,致其经营网点日渐萎缩,难以唤回沉淀已久的商气与地气。
此外,无论是证券市场还是银行信贷,老字号企业实现简便、快捷融资的可能性都很小。这主要是因为不少老字号企业经营的是小食品、小手工艺品,日常往来账目不符合银行“规范流水清单”要求。因此,在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只有不到80家为上市公司。
3.重“传统”,轻“现代”。
老字号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其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承载的传统文化。但目前大多数老字号忽视了对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部分老字号对品牌定位没有与时俱进,传播中重宣传其“传统特色”,没有时代色彩;重宣传其“古老文化”,没有融入现代文化,从而导致不能吸引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关注。
(二)老字号,如何 “开新花”?
1.转变思路,尊重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积极求变,顺应跨界创新,新零售赋能风潮的要求,也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2.机制、品牌、营销、商业模式、技术和服务等多方面综合创新。
参考文章
给差评就报警?“狗不理”究竟在不在理
不久前,有视频博主前往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试吃,在公开发布的视频中表示“特别腻”“没有真材实料”“100块钱两屉有点贵”。没想到,商家在随后的声明里针锋相对:“一切恶语中伤的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已经向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报警”“要求在国内主流媒体公开道歉”。去餐馆吃饭点个评、吐个槽,却遭店家“报警处理”,究竟是“恶意中伤”,还是“店大欺客”?
商家对于恶评差评作出严正声明的顾虑可以理解。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上网购物还是外出就餐,看点评已经成了很多人提前必备的功课。翻看各种各样的评语,爱不释手者有之,后悔不迭者有之,默认好评者有之。从只言片语到追加晒图,观望的消费者或是种草不已,或是避雷不及。可以说,一套人人可参评、人人能参考的评价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商品的人气口碑,决定消费的选择偏好。正因如此,对商家而言,“差评”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压力。一个苦心经营的铺子,会因为好评连连而生意兴隆,也有可能因为恶评出没而关张大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理解狗不理包子作出严正声明时的顾虑:闻名遐迩的传统小吃,不能因为一两句差评就毁于一旦;传承百年的金字招牌,岂能根据片面之词说砸就砸。万一遇上别有用心的职业差评师怎么办?如果是市场竞争对手的拙劣招数怎么破?索性不如报警,既能要个说法,也能讨个公道。
但是不要忘记,“差评”也是顾客的一项主动的权利。任何一件商品,既有体现劳动的价值,也有满足需要的使用价值。如果说口味尚可以因人而异,那么口碑却不能强人所难。同一屉包子,既要经得起“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的夸奖,也要受得住“价格贵、难吃、态度差”的评价。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也是消费者偏好的必然。
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根源就在于“给差评就要报警”的线性逻辑,触犯了消费者天然的权利边界。人们可能并不在意有人给包子打了几颗星,却十分介意商家有没有容忍顾客打一颗星的肚量;可能不会苛责视频博主做测评时有些激烈的言语,却一定会在意商家正面硬刚顾客、闭口不谈自身缺点的做法。是闻过则喜还是听不得批评,是尊重消费者体验还是注重金字招牌的名气,很显然,这家店的选择引发了很多争议。
老字号也好,新品牌也罢,如何对待顾客的差评堪称一门功夫。有人对差评熟视无睹,长此以往就有可能与市场脱节;有人对差评小题大做,通过赠送小礼品、给张优惠券频频示好,势必会提高经营成本。实际上,一条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差评,反过来看就是一块可以尝试改进的短板,也是一次试错必须付出的成本。不能当一只鸵鸟,忽视顾客的差评;也不必做一只刺猬,硬怼善意的提醒。任何时候,与顾客的沟通更优先,正视不足的反应更重要。因为相比严厉的口气、过激的行为,消费者最希望得到的是基本的尊重、坦陈的态度和改进的诚意。
回顾那些长红的品牌、常青的招牌不难发现,正是差评与好评一道,构成了最结实的口碑护城河。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品牌,在好评和差评不断的鼓励和持久的鞭策之下,能够走得更久、流传更远。
(来源: 人民日报)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