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热点:防网络沉迷应有“老年模式”
热点概况
据报道,与“老年人不习惯智能手机”这种刻板印象不同,现在很多爷爷奶奶玩手机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已有的9.4亿网民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10.3%,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约9600万银发族。我国60岁以上老人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间高达64.8分钟。某内容平台对自己用户做的调查中发现,有0.91%的老年用户日在线超10小时。专家认为,银发族沉迷“触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
放眼身边,抱着手机不断转发真伪难辨链接的阿姨,看短视频看得无法自拔的大爷比比皆是。精明的内容提供商和社交平台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无视老年群体,相反更乐于发展这部分用户的粘性,因为老年用户网龄小,特别容易“被套路”,像被“假靳东”骗了的老人就不在少数。
主流观点
@人民资讯:提到老年人与网络,很多人还停在“数字鸿沟”的概念上。现实中,很多老年人因为不会或者不习惯使用智能设备,被数字时代挡在外面,从而给衣食住行医游娱等带来一系列麻烦。一边是“数字鸿沟”,一边是“网瘾老年”,就这么尖锐地呈现在面前。还有一个可能的事实是,随着“数字鸿沟”问题的逐步解决,“网瘾老年”将会越来越多。相关数据显示,有些老人重度依赖网络,每天除了基本生活之外,全部把时间消耗在移动互联网上。沉迷网络不应是老有所乐应有的模样,而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难度相当大。
@永州新闻网:老年人沉迷网络,危害不可小觑。老年人长期看手机,给视力、骨骼肌肉造成的伤害会比年轻人更大。同时,一些老年人沉迷网络,身体也不锻炼了,吃饭睡觉也敷衍了事了。另外,老年人对虚假信息缺乏辨别力,对健康存在较大焦虑,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影响,一些虚假信息甚至健康类谣言,则直接影响他们的现实判断和实际选择,一些老年人受到网络上一些虚假养生信息蛊惑,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目标。
@北京晚报:解决老年网瘾,除了传统的老年大学等社区机构要发力之外,各类APP在推出适老版本的同时,也要针对老年人加入反网瘾设置和提示,适时教育引导老人,不能太过依赖手机。当然,根子还是在于子女要更多地陪伴和关心老人,不仅要教会他们上网,帮助他们识别有害信息,还要引导他们学会“下网”,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
深度分析
(一)关注点一:沉迷手机对老年人的危害
防沉迷的目的在于保护,一个人长期沉迷电子产品会有很多负面结果,最主要是造成一系列健康上的问题。比如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比之于年轻群体而言,老年群体触网“防沉迷”更具有特殊性,一方面,由于防沉迷主要是约束自我控制力,因而过去往往更关注青少年群体,老年群体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社会包括老年人自己均缺乏这方面的认知与意识;另一方面,相比于年轻群体而言,老年人社交圈子的封闭化,以及晚年精神慰藉的需要,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
(二)关注点二:老人沉迷手机的原因
就像心理专家分析网瘾少年所说,沉迷虚拟空间的人往往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现人生价值,且因为缺乏陪伴从而陷入了巨大的孤独。和在家相比,网上永远都热闹有人说话,而且无论发了美照还是打赢了一局牌,都有大量点赞来提供成就感。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不仅需要陪伴和关爱,也需要在网络时代的存在感,更乐于显示自己的力量。
(三)关注点三:如何防老人沉迷手机
相比于防沉迷的“青少年模式”,在防沉迷上同样也需要构建“老年模式”,并与智能设备适老化一体推进,做到未雨绸缪和有的放矢。
在具体策略上,要考虑到银发族触网沉迷形成的原因,着重从解决精神需求入手,把老年人从网络依赖中解放出来。一方面,社区等自治组织应从构建邻里文化入手,开展更多的群体交流等活动,把老年人从家中请出来,实现从独处向群体互动转变;另一方面,家里人要更多地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常回家看看,多陪老年人聊聊天,用陪伴来解决精神需求。
面试模拟
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使用智能手机。部分中老年人甚至过于依赖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平台,给家庭和自身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有人说,防网络沉迷,还需要“老年模式”。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防网络沉迷,确实是需要“老年模式”的,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学会并喜欢使用智能设备。智能手机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并提供多方面的便利。同时,也要看到过度沉迷手机会对老年人自身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危害。大多数老年人身体技能下降,一旦染上网瘾,长期看手机,这会给视力、骨骼肌肉造成的伤害相比年轻人更大。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更有甚者,一些老年人熬夜玩手机,不听家人劝阻,由此而产生家庭矛盾。
相对于于年轻群体而言,老年人这个群体触网“防沉迷”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防沉迷主要是约束自我控制力。很多老年人是空巢老人,甚至一个人居住,再加上上了年纪,很容易失去自控力。就像心理专家分析网瘾少年所说,沉迷虚拟空间的人往往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现人生价值,且因为缺乏陪伴从而陷入了巨大的孤独。和在家相比,网上永远都热闹有人说话,而且无论发了美照还是打赢了一局牌,都有大量点赞来提供成就感。
另一方面,与年轻群体对比而言,不少老年人社交圈子比较封闭、固化,再加上晚年精神慰藉的需要,这也往往更容易产生对手机强烈的依赖。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中国已有的9.4亿网民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10.3%,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约9600万银发族。正如专家所指出的,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而在过去,往往更关注青少年群体,老年群体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社会包括老年人自己均缺乏这方面的认知与意识。
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他们不仅仅需要陪伴和关爱,同样也需要在网络时代的存在感,而且也更乐于显示自己的力量。
在具体应对上,要考虑到银发族触网沉迷形成的原因,着重从解决精神需求入手,把老年人从网络依赖中“解放”出来。
其一,相比于防沉迷的“青少年模式”,在防沉迷上同样也需要构建“老年模式”,并与智能设备适老化建设一体推进,做到未雨绸缪。例如建议相关手机软件能够推出“老年模式”,在使用时长、用眼健康、视频内容等方面能对其进行保护与提醒,以便能达到网络“防沉迷”的目的。
其二,充分发挥社区力量。社区等自治组织应从构建邻里文化入手,开展更多的群体交流等活动,把老年人从家中请出来,实现从独处向群体互动转变。
其三,家人要更多地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常回家看看,多陪老年人聊聊天,带老人出去散步、旅游等,用陪伴和行动来解决老年人的合理需求。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之中,老年人“防沉迷”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网瘾老年”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正视。在此呼吁更多的老年人适时放下手机,如此才能拥有更美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