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备考技巧——年龄称谓知多少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古人并不会像今人一样,不同的年龄会采用不同的称谓代称,这些代称或来自于庙堂之上,或诞生于乡间村野,无论它们来自何处,都慢慢被当世的人们采用并保留下来,记载在《论语》、《礼记》等儒家名篇之中,或者众多史书当中。今天我们共同整理一下在考试当中经常出现的年龄称谓,细数其中的奇妙之处吧!
一、儿童称谓
垂髫:泛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这里的髫指代古时孩童垂落的短发。中国古代《孝经·开宗明义》讲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小孩儿的头发不及成人的长度,只能任其自然下垂,由此得名“垂髫”。
束发:指代成童,“束发”一词出自《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在清朝以前的成年年龄为20岁,儿童在年满15岁的时候会将头发束起来称为“髻”,后来人们便将年满15岁,不满20岁的成童称之为“束发”。
二、成人称谓
弱冠:成年男性,中国古代的成年标志为20岁,古代男性年满20岁便可以娶妻,在成年礼上,父辈会根据即将成年的男性本名取“字”,并在起头发上横插一根“木棍”以此代表其成年人的身份。
待字:女子成年而没有结婚的年岁。古代女子的成年标志为15岁,一般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女子与男子同样会在成年的时候取“字”。而那些已经成年但并没有出嫁的女性则被称为“待字”或者“待年”。
三、特殊的年龄称谓
77岁:喜寿。汉字“喜”的草书写法类似与从上到下的“七十七”,由此而得名。
80岁:伞寿。汉字“伞”的简写版本为“仐”,正好可以分解成“八十”,由此得名。
88岁:米寿。汉字“米”可以分解成“八十八”,由此得名。
90岁:卒寿。汉字“卒”的简写版本为“卆”,可以分解成“九十”,由此得名。
99岁:白寿。汉字“白”正好相当于汉字“百”去掉上面的“一”,由此得名。
100岁:纪寿。一个世纪为100年,对应100岁。
108岁:茶寿。汉字“茶”的草字头可以分为两个“十”,下半部分可以分为“八十八”,由此得名。
【例1】以下有关年龄称谓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国古代将八十八岁称为“伞寿”
B.中国古代将八十一岁称为“半寿”
C.鲐背之年比喻九十岁的长寿老人
D."期颐”代指古时候的百岁老人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人文并选错误项
第二部,A项:“伞寿”指代古代八十岁,古人八十八岁则被称为“米寿”。A项错误。
B项:汉字“半”可以分解为“八十一”,由此得名。B项正确。
C项:鲐背指长寿老人,九十岁。语出《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的背部。C项正确。
D项:期颐指百岁老人,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D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