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课程 题库 资讯 师资
加微福利
APP 400-8989-766
search
公考题库 > 公务员 > 国考

(单选题)

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在海水中逃逸时会在海底上方形成羽状流(气体羽流),当上升至海底以上300~400米时,羽状流会随着甲烷溶解而消失,加之微生物的堵截氧化作用,能够逃至表层海水甲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深海水域(600米水深)中逃逸的甲烷几乎难逃被消灭的命运,但是在浅水域(50米水深)的甲烷渗漏区,由于海水的水层较薄,这里的甲烷分子能够较轻易地逃脱海水的束缚,顺利进入大气中。由此可见,即使海洋具有全球最大的面积占比和甲烷库存,但是依托于沉积物和水圈这两道防线的防护作用,成功逃逸到大气层中的甲烷微乎其微,据估计,海洋甲烷的大气排放量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4%。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甲烷能在50米水深的浅水域顺利进入大气中

B.海洋可能拥有全球最大的面积占比和甲烷库存

C.甲烷在海水逃逸时会在海底上方形成弹状流

D.甲烷在700米水深的深海水域会被全部消灭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在浅水域(50米水深)的甲烷渗漏区,由于海水的水层较薄,这里的甲烷分子能够较轻易地逃脱海水的束缚,顺利进入大气中”,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即使海洋具有全球最大的面积占比和甲烷库存”,符合文意。C项对应“甲烷在海水中逃逸时会在海底上方形成羽状流”,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在深海水域(600米水深)中逃逸的甲烷几乎难逃被消灭的命运”,偷换语气,不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知识点:细节理解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公务员 国考
华图在线app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