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通用 > 综合辅导 >
党政公选考试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中共党史(2)
2010-09-25 11:08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由于受到坚持"城市中心论" 的"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结果遭到强大敌人的围攻,受到重大损失和失败。其中只有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攻打浏阳等县城受挫后,改变了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主动转移到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在那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受到党内外有"左"右倾思想的人的反对和怀疑。为了回答种种疑问,从1928年10月开始,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1936年至1939年,毛泽东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又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完善了这一道路理论。

  毛泽东在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中,首先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其可能性是:中国是一个被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有一些受大革命影响、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有党的正确领导。其必要性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无独立,内无民主,只有进行武装斗争,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反动统治力量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其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也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朱德、周恩来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条道路理论的形成,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6.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分析了"左"倾领导者的军事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多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中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1931年9月以来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博古,负党中央总的责任,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1)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在极端紧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的,表明中国共产党已能自己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共产党和红军在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7.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北平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这一策略总路线作了精辟阐述。决议和报告指出:当时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就迫使一切不愿当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民起来参加抗日民族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有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其另一部分可能保持中立态度。地主买办阶级由于其依靠不同的帝国主义"主子",也有一部分会参加抗日。因此,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会议还对党的政策作了若干调整,并明确提出了中共要在抗战中加强组织建设,争取实现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路线,保证了党在新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团结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能够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8.延安整风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为整风运动的开展作了思想动员。1942年春开始了全党普遍整风后,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报告,明确提出了整风运动的任务、方针和方法。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只有反对主观主义,才能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整风运动的方法是通过学习,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使全党掌握了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战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还创造了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形式、好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