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国家公务员 > 面试辅导 >
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呼唤“个性化”培养
2011-01-28 09:47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只有诠释共性,才能激扬个性
    在众多考生准备国家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个性”二字却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运用。一些培训机构漠视考生利益,一味追求宣传噱头,使考生误以为国家公务员面试在审美上“毫无尺度”,导致不少考生在备考时方向偏差,缺乏系统指导,只顾标新立异,其结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个性与共性,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词语,我们无法将它们分开。我们的社会,既需要个性,也需要共性,只是这个性必须要和谐,共性也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个性和共性才能相得益彰,从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尤其作为公务员,共性正是政府公信力生存的土壤,是公务员群体的象征,缺失了共性,何谈个性?
    想要有效的展现个性,除了要正确的理解“个性”,必须尊重科学规律。急功近利,妄图找出“跨越成长”的捷径,有太多警句告诉我们这样做只会把面试培训搞得更加糟糕:
    由于“忙乱必出错”,导致“事倍功半”;
    因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导致“得不偿失”;
    玩“吉他”想速成,就拈来“民谣”,结果“杂音”太多“音色”枯靡单调;
    想“武功”速成结果放弃“九阴真经”,改学“九阴白骨爪”,虽能威逞一时但终不能得成正果
    对面试知识和技巧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被称为半成品、半吊子、更被形容“嘴尖皮厚腹中空”;
    面试根基不牢导致答题表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们发现,由于对“个性化”的曲解,一些考生的面试技能训练不仅没有展现出预期的个性化,反而使自己的答题处于众所矢之的水平上,根本没有因为“脱离规律,反其道而行之”而得到改变。
    “画虎不成反成犬”的面试表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源自于好高骛远、日求益进的空想目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