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要点】
该题目所设置的矛盾冲突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城市发展与协调各方利益的矛盾,所以考生在考生过程中,应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剖析,同时注意题目中给自己所设定的身份,不同的身份答题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语言体系不同。
第一:对于第一问,要求考生按抽签序号从小到大依次模拟记者身份设计一个提问,让其他考生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作答。在这一环节中,考生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提问的考生,这时你的身份为记者,你的任务是就该事件向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提问,那么你所提出的问题既要体现出该事件的矛盾冲突,围绕科学发展观展开,同时又要符合记者的身份和语言逻辑。
(二)回答问题的考生,这时你的身份是新闻发言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你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既能体现出政府发展经济的理念,又能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照顾到多方利益,同时回答记者问题时语言上做到符合政府工作人员身份,做到即有分寸又有弹性。回答记者问的内容可以转化为结构化试题,按照解答结构化试题的思路来展开。比如说记者提问的问题是围绕怎样给老市民合理答复方面的内容,那作为新闻发言人可以将该问题转化为结构化面试的沟通协调类题目来答。可参考以下要点:对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我们会给出如下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会派出工作小组,深入到市民中间去调查研究,同时和市民做好沟通交流,做好协调工作。
在和市民沟通协调过程中,我们会围绕三件事情展开,(1)摆道理,我们会耐心地向市民解释发展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希望广大市民从大局出发、从城市发展出发、考虑长远利益;(2)合理安置、合理赔偿;(3)事后如何治理。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工作方式方法和态度问题,要设身处地地为市民着想。
第二:对于第二问,由于是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所以有可能不同的人群得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是什么样的提问,都应该是围绕题目中的矛盾冲突展开的,(1)具体事件如何处理;(2)前因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该矛盾冲突;第三,事情发生以后,如何解决后续问题,如何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回答提纲也是转化为结构化面试的题型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