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国家公务员 > 面试辅导 >
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汉语能力测试"的利弊
2012-01-04 16:33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背景材料】

  10月,“汉语能力测试”将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类似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语也要开展过级考试了,分为六级,对不同要求的人群采取不同等级的考试。日前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汉语能力测试”将于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

  【解析】

  消息甫出,弹赞不一。赞成者认为当下外语热、母语冷,需要有一个助推汉语学习的机制;忧虑者则看到“考证经济”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汉语能力测试很容易成为“考证经济”中的新丁。不过,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母语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应正确地看待。

  第一,积极意义:母语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无可否认,汉语能力测试被赋予了“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现象,复兴传承数千年母语文化”的宏旨大义。

  第二,不足之处:覆盖国人最广的、承载了汉语能力启蒙培养的基础语文教育,已经严重跑偏,“你把孩子教傻了”,只具有呼应升学的“工具意义”。脱离了现行的语文教育,最终沦为了纯粹的过级测试。测试者在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自我训练中,熟练掌握了应对之法,所以无论平素的“普通话”是否能让人听得懂,都能统统过级。除了多一张普通话等级测试证书之外,于复兴母语文化没有丝毫助推的意义。

  第三,对策意见:汉语教育要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人们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和想像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进一步说,语文的终极价值是让学生成为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母语文化的终极价值是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国人的文化人格。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起飞套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