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果我们考虑在中途某个时刻将车轮调换,则非常麻烦。如果将这个问题转化成工程问题:把一个车轮的使用寿命看作单位“1”,则每行1千米,前轮被使用了1/5000,后轮被使用了1/3000,这样用两个轮子的寿命2÷(1/5000+1/3000)=3750(千米),很容易就求出使用这两个轮子最多可以行3750千米,就不用考虑何时调换轮子这个恼人的问题。
【342】星期六,某同学离家外出时看了看钟,2个多小时后回到家又看了看钟,发现时针和分针恰好互换位置。请计算,该同学离家外出多少小时?
分析:这看上去是个时间问题,但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钟面上的时间问题去思考,很难找到解题思路。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成行程问题,这样想:在这两个多小时中,分钟转两圈多(红线表示),时针走了两个多大格(绿线表示),两针交换了位置,如下图,两针这段时间里正好走了三圈,相当于这段时间内时针和分针合走了三圈,这样就将钟面的时间问题转化成了行程中的相遇问题。用总路程3(3圈)除以速度和(1+1/12)【想:分针1小时走1圈,时间1小时走1大格,即1/12】,列式为3÷(1+1/12)=2又13分之10(小时)。
【343】一个男子到一家手杖店去买了一根30元的手杖,付出一张50元的钞票。店主找不出零钱,就到隔壁小店去竞零票。零票兑来,付给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就离去了。隔了一会,隔壁店主慌张地过来说,那张50元的钞票是伪钞,手杖店的店主不得不赔了50元。事后,店主觉得很伤心。他算了一下找给顾客20元,又赔给隔壁的店主50元,一共损失了70元。但又一想,顾客只占了50元的便宜,隔壁店主没有损失,也没有占便宜。这相差的20元咋回事呢?
分析:其实,当手杖店主与隔壁小店没有发生经济往来。手杖店主与顾客的经济往来是,顾客给小店50元伪钞,而小店给顾客一根手杖(30元)和20元找头,计50元。所以,手杖店主损失50元,而不是70元。
【344】一次考试共有五道试题,做对第(原题没有“第”字)1、2、3、4、5题的分别占考试人数的84%、88%、72%、80%、56%,如果做对三道或三道以上为及格,那么这次考试的及格率至少是多少?
分析:假设这次考试有100人参加,那么五题分别做对的人数为84、88、72、80、56人。全班共做对84+88+72+80+56=380(题)。要求及格率最少,也就是让不及格人尽量的多,即仅做对两题的人尽量的多;要让及格的人尽量的少,也就是说共做对5题和共做对4题的人要尽量的多。我们可以先假设所有人都只做对两题,那么共做对100×2=200(题)。由于共做对5题的最多有56人,他们一共多做了56×3=168(题),这时还剩下380-(200+168)=12(题)。因为做对4题的人要尽量的多,所以每2题分给一个人,可以分给12÷2=6(人),即最多6个人做对4题。加上做对5题的56人,那么及格的人最少有56+6=62(人),也就是及格率至少为62%。
【345】大小球共100个,取出大球的75%,取出小球的50%,则大小球共剩30个。问原有大小球各多少个?
分析:依题意“取出大球的75%,取出小球的50%,则大小球共剩30个”得:大球个数×(1-75%)+小球个数×(1-50%)=30,大球个数×25%=30-小球个数×50%, 大球个数×25%=(60-小球个数)×50%即,大球个数∶(60-小球个数)=50%∶25%=2∶1,从而知,大球个数是2份,(60-小球个数)是1份,大球个数比(60-小球个数)多(2-1)份,即[大球个数-(60-小球个数)]为(2-1)份,也就是(大球个数+小球个数-60)为(2-1)份,又知大小球共100个,故(100-60)个为(2-1)份,又知大小球共100个,故(100-60)个为(2-1)份,即40个是1份。因此,大球个数有(40×2=)80(个),小球个数有(100-80=)20(个)。
【346】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
分析:用131+134=265,这是1个甲、丁和2个乙、丙的总和,因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所以用265-1=264就刚好是3个乙、丙的和,264÷3=88,就是说乙丙的和是88,那么甲丁和是88+1=89,所以四个班的和是88+89=177人.
【347】有老师和甲乙丙三个学生,现在老师的年龄刚好是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老师年龄为甲、乙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老师年龄为甲、丙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老师年龄为乙、丙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分析:老师=甲+乙+丙,老师+9=甲+9+乙+9,比较一下这两个条件,很快得到丙的年龄是9岁;同理可以得到乙是9+3=12岁,甲是9+3+3=15岁,老师是9+12+15=36岁。
【348】全家4口人,父亲比母亲大3岁,姐姐比弟弟大2岁。四年前他们全家的年龄和为58岁,而现在是73岁。问:现在各人的年龄是多少?
解答:73-58=15≠4×4,我们知道四个人四年应该增长了4×4=16岁,但实际上只增长了15岁,为什么呢?是因为在4年前,弟弟还没有出生,那么弟弟今年应该是几岁呢?我们可以这样想:父亲、母亲、姐姐三个人4年增长了12岁,15-12=3,3就是弟弟的年龄!那么很快能得到姐姐是3+2=5岁,父母今年的年龄和是73-3-5=65岁,根据和差问题,就可以得到父亲是(65+3)÷2=34岁,母亲是65-34=31岁.
【349】小明爸爸让他将3个酒瓶卖5角钱.结果小明分别卖给3个人每个2角.得了6角.爸爸让他把多的钱退还.小明路上买了4分钱的冰棒.剩的6分刚好退还3人每人2分.也就是说3人每人是1角8.共计5角4.加买冰棒的4分.共计5角8.还有2分钱跑哪去了?
分析:3人每人是1角8.共计5角4,"加买冰棒的4分"是没有道理的。应该减去买冰棒的4分,刚好是他们买酒瓶的钱
【350】一次检阅,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30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5米。这列车队共排列了多长?如果车队每秒行驶2米,那么这列车队要通过535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车队间隔共有30-1=29(个),每个间隔5米,所以,间隔的总长为:(30-1)×5=145(米),而车身的总长为30×4=120(米),故这列车队的总长为:(30-1)×5+30×4=265(米)。由于车队要行265+535=800(米),且每秒行2米,所以,车队通过检阅场地需要(265+535)÷2=400(秒)=6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