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国家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言语理解 >
2008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1-10-31 10:05  未知 点击: 载入中...

  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解析:材料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接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堪忧的现状。故作者意在说明的是要改变不理想的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C项所述。A项“新思路”文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新问题”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考点点拨】 很多考生易误选D,理由是此题为文意概括题,答案应紧贴文段,不能加以引申。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是否需要引申并不能单纯从提问方式来看,还要结合材料和选项综合考量,而国考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是需要考生适度引申的。本题中D项的“诸多因素”是出自“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我们认为这三点可与C项的“新形势”对应,而不能作为威胁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的因素,故D项表述不恰当,应排除。

  第5题、第6题属于同一类题型,文段都是首先指出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不理想的、恶劣的现状,其主旨都在于呼吁人们采取措施,改变现状,保护该事物。

  7.【答案】D。

  8.【答案】C。解析:材料第一句“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点题,后文均是对这个观点的具体阐述,C项契合文意。

  【考点点拨】 由文段可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设计,独特的创意和与产品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A项忽略创意的重要性,B项忽略与产品关联的重要性,均可排除。D项“尽量强调”的表述夸大了与产品的关联性的重要性,与“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不符。

  9.【答案】B。解析:由文段可知,这个“硬币”的一面是中国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这两点说明了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也就是说,“硬币”的两面说的是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两个特点,则“硬币”指代的便应是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即B项。

  【考点点拨】 A项“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为银行,而硬币的两面都与银行无关,排除。C项对应硬币的一面,而另一面个人负债率低则脱离了消费习惯这一范畴,排除。D项“经济状况”内涵过于宽泛,文段主要针对的是信用卡这一消费信贷市场。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解析:文段通过描述帕格尼尼演奏产生的惊人效果,突出强调其演奏水平的高超绝伦。A、C两项的“激情”和“模仿力”都不符合文意。D项的“表演力”强调的仅仅是技艺。

  【考点点拨】 本题答案主要在B、D两个选项中选择,到底选哪个,主要根据作者的感情色彩来判断。阅读文段可知,作者通过歌德的评价、巴黎人的痴迷和盲人的惊叹,表达了对帕格尼尼演奏艺术的高度崇拜。而“魔鬼般”比“高超”更能表达作者的崇拜之情,更能概括帕格尼尼演奏的绝伦。且“表演”一词明显将帕格尼尼的艺术境界降低了一个层次。故本题选B比D更贴合文意。

  13.【答案】A。

  14.【答案】C。解析:文段介绍的是一个年轻人应聘成功的故事。这个年轻人之所以能应聘成功,得益于他收到指出错误信后回复的那封感谢信,显然,公司是从其这一举动读出了其身上具有的更深层次的品格——谦虚,而这也是这段文字想告诉我们的,故本题选C。

  【考点点拨】 A项“不经意间”未体现出年轻人应聘成功的原因,排除。B项的视角依然没有离开“公司招聘”,属于就事论事,而且“态度”的表述也过于笼统,排除。由“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了许多语法错误,甚至有一些错别字”可看出,他之所以应聘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好,故排除D项。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汽车企业应当支持环保,而另一方面,无利润的支持环保又难以持久。接着指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即以技术革新来支持环保,故C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点拨】 文段围绕汽车企业与环保的问题展开,A、B两项均脱离了汽车企业这一范畴,可排除。本题干扰项为D。D项只强调发展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而究竟如何解决做环保与保持利润这一矛盾,则没有涉及。

  20.【答案】A。解析:材料先谈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注重工程措施的防洪理念,接着介绍了60年代以后日渐重视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思路。以60年代为界,对世界各国防洪观念做了一个比较,突出的是防洪理念的转变,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的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是“防洪理念”,而不是“控制洪水的新途径”。

  【考点点拨】 若材料只是客观地将同一主体在两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对比,而提问方式又是要求概括文意的,那么正确选项往往是论述主体的“转变”、“变化”等。

  21.【答案】B。

  22.【答案】A。

  23.【答案】A。

  24.【答案】D。

  25.【答案】A。

  26.【答案】C。

  27.【答案】B。

  28.【答案】A。解析:句中“是不是”和“能不能”涉及一个选择的问题。“一筹莫展”、“优柔寡断”和选择无关,可排除B、D项。“贻误时机”属固定搭配,“贻误”一词在语体色彩方面也与句意相符。故答案选A。

  【考点点拨】 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举棋不定:指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29.【答案】B。解析:题干前后两个句子具有相似结构,其句式必然存在某种对应性。由后一个句子“从来就不是……更多的是……”的结构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必与“更多的是”具有相似的含义,选项中只有“基本”符合词义,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点拨】 “均衡价格”是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价格。

  30.【答案】C。

  31.【答案】C。

  32.【答案】B。解析:题干说的是国际投机商把“来料加工”作为借口来攫取利润,故第一空填“手段”不合适,排除A。而“名义”的用法通常是“以……的名义”,没有“以……为名义”的说法,排除C。“将低价成品油大量出口到境外大赚一笔”的做法,会对国内油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会严重到“牺牲”国内市场的程度,因此排除D。本题答案选B。

  【考点点拨】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均属于外商。

  33.【答案】A。

  34.【答案】D。

  35.【答案】C。

  36.【答案】A。

  37.【答案】C。解析:先看第二空,“对泰铢汇率的‘矫正’”和“地区性金融危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件,而“蔓延”和“扩展”是指同种性质的事物在程度上的加深,排除A、B。从文段的语境分析,“历久弥新”与“痛楚和无奈”不对应,排除D项。正确答案是C。

  【考点点拨】 历历在目: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扼腕叹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谈虎色变: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心存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38.【答案】B。

  39.【答案】D。

  40.【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公司领导在注重细节方面如何有效管理员工。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对应关系。“明察秋毫”对应“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对应“细致”;“威慑力”对应“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搪塞”对应“马虎”。正确答案选A。

  【考点点拨】 如果对四字词语的意思知道得比较清楚,也可快速解题。A项“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B项的“明辨是非”指对是非问题看得清楚。C项的“抓大放小”指的是抓住重点,有主有次。D项的“高瞻远瞩”指的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长远。从几个词语的含义中可知与“注重细节”意思相近的只有“明察秋毫”,所以A项正确。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后注意事项 11月2-7日报名确认及网上缴费 汇总 专题
>>200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汇总 名师指导2012国考 行测每日一练 申论主题
>>201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必看课程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优惠套餐A:全科

及时的国考新闻速递,精挑细选的备考指导。华图网校推荐订阅:订阅到QQ邮箱
关注我们: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