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份开始写选调生的故事,我接触到的采访对象工作在江西、广东、河北、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等地,他们有的来自人民大学、重庆大学等重点院校,有的毕业于普通院校;有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选调生涯,有的背井离乡来到异地奋斗;有的已经成为副主任科员,有的依然是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有的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选调多年颇有心得;有的早已成家,苦于事业而家庭无法兼顾,有的还在为找另一半而发愁;有的怀念在乡镇工作的日子,有的追逐着更高的目标。
每年的8月,正是新一批选调生培训、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短暂的喜悦和激动过后,将会首选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曾经有一位广西的选调生向我抱怨:“在基层乡镇工作了8年,现在连老婆都没有娶上。”同时,他也很坦率地告诉我,来到基层后,待遇不高,工作生活就在山里,面对可能更有前途的选择,心情变得开始浮躁,选调仿佛成了“鸡肋”,眼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上始终不能踏实下去,想要离开又怕失去在当地好的工作根基。同来的选调生有人离开了,或是出国留学,或是跳到公司企业,但也有人坚持了下来,为老百姓做实事,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甚至提拔到了省里工作。对此,他感慨到其实不管是离开的,还是踏实工作的,他们过得都很好,只有不能把握自己选择的人,才会变得无所适从,一事无成。8年的时光不算短,但是只要能明白了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不晚。这个选调生告诉我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哪怕在大山里再待上8年,也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一番成绩,对得起选调生的称号。
河北的选调生庞博告诉我,选调生到基层就是来锻炼的,但不能认为锻炼就是镀金,锻炼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开展基层工作。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踏实工作,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同意庞博的观点,既然想好要做选调生,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不能总是抱怨待遇低,抱怨基层生活艰苦,抱怨周围其他人素质低。选调生们同时也要分析自己在工作生活时是否有积极的心态,毕竟,基层不是象牙塔,更不是组织部孵化干部的温床,躺在上面什么也不做就可以一路高升、青云直上。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投身基层又怎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呢?因此,在选调生抱怨没有受到重视时是否考虑过,自己身上有多少闪光点,又做出了什么成绩给大家一个重视的理由呢?可能很多人知道谁请客送礼,知道明星又有什么新动向,但是有多少人能知道所在乡有多少贫困户、有多少五保户、有多少老百姓还没有参加新农合呢?
选调生是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做了选调生,来到基层你可以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现状,了解国情,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增进对老百姓的了解;可以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练,丰富人生阅历;可以增强各种能力,特别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快成才成人的步伐。只有真正能够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的人方能脱颖而出,才是合格的选调生。
每年都有众多高校毕业生走入选调队伍,同时也有许多人选择了离开。有的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打破铁饭碗,大浪淘沙,选调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