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匆匆似流水,我还记得,怀着无比崇高和激动的心情参加了2008年选调生的层层选拔,来自全国各地144所高校的莘莘学子接受了省委组织部的考察。
流水潺潺如光阴,我还记得,2008年7月选调生们的岗前培训,参加这期培训班的有124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和研究生,大家激昂慷慨,风华正茂。
2008年7月,我迈入了基层的岗位,一年来,感受颇多,用八个字来概括:选调之路,任重道远。
一、做好“两件事情”,下基层展鸿鹄之志。
一是着眼当前做小事。小事不小,是我在基层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做事和做人的基本准则,俗话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至理名言、圣贤之语是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为了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在基层,我们一开始所从事的工作,很可能是一些很琐碎的工作,可能从打水扫地擦桌子开始。我们应当合理摆正位置,树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科学发展观,而不应该埋怨,甚至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要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应该放下身段,正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小事是“量变”,是为成大事、谋大业“质变”之根之基。
二是志存高远做大事。在基层久了,小事细事琐事做多了,难免会有所泄气、有所迷惘、有所失落,这就需要我们强大的高远的理想信念有力支撑。诗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回眸亘古,纵观古今,历览群雄的人类历史,成大事者无不志存高远,史家绝唱之司马太史发愤著书终成“一家之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大夫舍生取义传千古芳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者毛润之用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二、完成“三个转变”,为基层添砖加瓦
一是把握身份转变。由一名学生受组织选拔为一名选调生,成为一位为党、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公务员,这标志着我们身份的一个重要变化。尽快适用这个不小的变化,就要加强两种学习:一要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性理论素养是我们为党国做奉献,为人民做贡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要加强业务学习。党性修养是考验我们有没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与奉献的主观愿望,而业务能力则是检验我们有没有这种服务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强弱,能力不高则在学习中拔高,能力不强则在实践中增强。
二是适应环境转变。由一名在校的学生到在基层机关工作,较大的环境差异曾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但要始终坚持不畏难、不惧难,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化压力为动力。较为普遍的问题会是语言交流困难,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不愉快和摩擦,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与领导、同事和群众有效沟通,充分掌握当地语言,迅速适用陌生环境。
三是领会任务转变。参加工作后,任务就由以学习为主转变成以工作为主。当然工作和学习有相同之处,不管在校园,还是在基层,学校和基层都是个大学堂,我们要保持一个小学生的求知状态,工作要注重方法,乐于请教领导,勤于请教同事,在学中琢磨方法,在干中摸索方法。
三、把握“四实精神”,在基层建功立业
一是学习要追求夯实。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是指做学问要打好地基,打好基础,不可一蹴而就,一日方成。基层被广大干群誉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地方,如何穿好线,怎么引好针这一定程度取决于我们掌握知识的多寡,因此我们不仅要好学、乐学、勤学,更需要会学、巧学、善学。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乐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为党传薪火,为国做贡献,为民干实事就是我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文史哲经管等知识的动力来源和兴趣支撑。
其次要培养学习能力。生之有涯,学海无涯。愚笨的人在茫茫求知路上望断天涯,聪明的人化无涯为有涯,培养好良好的学习能力是驾驭学海的船帆。《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就是如何培养学习方法、能力、技巧。“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博”意味博古通今、博闻强志、博学多才,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之”是有所不明就要打破砂锅璺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要独立思考。“慎思之,明辨之”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慎重思索,不明辨是非,不去伪存真,不去粗取精,则会导致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之”就是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作风要坚持务实。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毛主席教导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什么,因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是种子,人民好比是土地”,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他们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者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下基层,就是要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能因为自己的学历高,就摆一副臭架子,更不能目中无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来自人民群众,其根本就是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
其次要加强自身作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是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上不拘小节,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在作风上麻痹大意,就会不自觉放纵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就会越滑越远,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为此,我常常告诫自己和他人不比俸禄比奉献,不比晋升比进位,不比名誉比民意;我常常警醒自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华所动。
三是工作要注重求实。《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有云:“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科学方法,这告诫我们仅仅有想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豪言壮语是不够的,就拿基层调研来说,我始终坚持“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二手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运转、知识和观念爆炸的社会,各种基层现象和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错综复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要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工作动态、存在问题和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建议要求,就必须确保调查手段多元化,不仅要充分利用传统调研手段获取第一手的情况,还要科学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来获取最新信息、民情民意,才能确保调研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四是为人要保持诚实。在当前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泥沙俱下的思想潮流、良莠不齐的道德品质,我始终坚持一种与人为善,为人诚实的原则,因为“忠于党、诚于人、信于民”是对一个基层公务员的最起码的要求。当同事工作忙时主动补位,当同事工作出现纰漏时及时提醒,当同事遇到困难时全力帮助。
(作者为2008年湖北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