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报告指34.5%公务员有抑郁倾向 政法系统比例尤其(3)

报告指34.5%公务员有抑郁倾向 政法系统比例尤其(3)

A+ A- 2010-10-23 09:33  |  凤凰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政法系统:高危之地

  政法系统中公务员的心理隐患,在整个官员群体中属于高危之地。一项调查显示,政法系统人员罹患某些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一般公务员。

  9月21日自缢身亡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童兆洪,其遗书中写道:“我得抑郁症数月,实在不堪忍受,难受至极,失去信心,特别是不能工作了。”童兆洪1997年曾患抑郁症,经服药治疗,两年后渐趋稳定。今年7月,童又感不适,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二医院精神病科求治,经医生诊断,其患有抑郁症伴随焦虑,建议住院治疗,但未被童采纳。

  虽然童兆洪罹患抑郁症的证据充分,但对于童之死,外界存在一种普遍的推测,认为他的“出事”与浙江高院近年来的整肃腐败风潮有关。

  童兆洪今年56岁,从1994年起,在浙江高院副院长的位置上已坐了16年。他长期分管民商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位高权重。“执行工作”在法律界是被公认的重要而困难的一块,一位法院执行系统的人士直言:“判决结果只是一句,权利的实现取决于执行。”今年5月,广东省高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被一审判决无期徒刑;而2009年6月,分管执行庭的重庆高院副院长张被双规。两人均涉及数额巨大的“经济问题”。法院的执行系统似乎成了贪腐的重灾区。

  据《财经》杂志报道,童兆洪死的前一天已被停职,浙江省纪委就童兆洪主管部门的问题,近日曾与其长谈。

  童兆洪生前所执掌的浙江高院,近年来变故迭出。

  2008年9月19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一份任免名单,其中数位浙江高院的法官落马。比如民一庭副庭长张泉水,他利用手中的审判权,要求当事人聘用其担任律师的妻子做法律顾问,收取法律顾问费。

  此外,今年3月,浙江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黄培良被免职;被免去刑一庭副庭长职务的徐志明今年7月再次被免去审判员职务;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童志兴,今年9月因经济问题被“双规”;立案一庭原副庭长潘华山,因杀害请托人并分尸,在童兆洪死去的同一天一审判处死刑。

  政法系统中公务员的心理隐患,在整个官员群体中属于高危之地。

  一项针对天津、甘肃白银等地的务员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政法系统人员罹患某些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一般公务员。

  在今年被公开报道的9例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中,至少4名死亡官员属于政法系统部门。

  谈到政法系统官员的压力,北京一基层法院执行局局长列举了“三座大山”:社会压力、案件压力和家庭压力。

  在社会压力方面,比如说,申请人权利未能实现时,就到处上访告状;而被执行人则有可能对执行依据(判决)不服,对其采取强制执行,就会采取过激行为。很多执行法官别无所求,只求“案子别炸”。

  另外,近些年,需要执行的案件数量飙升,人员配备却没有增加,这就使得工作压力加大,加班成为了常态。执行中,各个部门的协调也远未完善。

  家庭压力也如影随形。这位执行法官认为,在规范公务员工资后,他们的收入实际上减少了。“收入下降,加班却越来越多,在家时间越来越少,自然就会在家庭内造成压力。同时,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

  执行人员在工作上也面临多重陷阱,现在很多律师喜欢用钱解决问题。“执行顺利完成了,给些辛苦费‘意思意思’;执行未能完成,则拿钱打点,希望‘再想想办法’。”

  1234  共4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