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常识判断(4)
常识判断参考答案及解析
96.【答案】C。解析:中华法系指的并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是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它是法制史上的一个概念,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中华法系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表述。
97.【答案】A。
98.【答案】A。
99.【答案】D。
100.【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应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B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本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就构成了违宪。A项陈述的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国家主席的职权,C项陈述的是国务院某部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D项陈述的是国务院在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后的行为,并不违法。
101.【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根据该条第四、五、六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权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有权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由此可知,只有D项正确。
102.【答案】B。
103.【答案】A。
104.【答案】C。解析:根据《公务员法》第90条的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小王不是聘用制公务员,发生人事争议时,不能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05.【答案】C。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C项公安机关采取的刑事拘留属于刑事强制措施,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当选。
【考点点拨】 有的同学可能会对D项有疑问,虽然中国证监会属于国务院事业单位,但是得到了法律的明确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
106.【答案】D。解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的范围主要有:(1)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争议;(2)有关知识产权争议;(3)民事侵权赔偿争议。
AB明显错误,C项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履行聘任合同争议的裁决属于行政仲裁不属于行政裁决。
107.【答案】A。
108.【答案】D。解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4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因此,本级人民政府负责本级的政府信息公开。所以A项错误。
第18条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据此可知,B项是错误的。
第19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C项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所表达的法律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
第1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据此可知,D项是正确的。
109.【答案】D。
1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务院2004年制定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有关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在该《纲要》的第四部分“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有关于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的详细论述,其内容如下:
完善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完善和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薪津补贴制度,逐步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行政经费统一由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因此,本题答案选A。
111.【答案】A。
112.【答案】A。
113.【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张某11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题中的表述可知,张某从事的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A、C、D三项都不对。
114.【答案】B。
115.【答案】C。
116.【答案】C。
117.【答案】A。解析:《物权法》第54条规定,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故选项A表述错误。
118.【答案】C。解析:甲对于乙的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对于丙的死亡,甲显然不是直接故意。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而造成了丙的死亡,不存在过失的问题,是典型的间接故意。
119.【答案】D。解析: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已经丧失了攻击能力,张某已经不存在进行防卫的前提条件了,此时他再去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显然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120.【答案】D。解析:胁从犯,指的是《刑法》第28条规定的在尚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犯罪的被胁迫的人,如果在身体受到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是不可能构成胁从犯的,A项明显错误。
B项中,乙组织妇女卖淫,丙为其寻找卖淫女、联系嫖客,但从不直接参与管理活动。对丙应当以组织卖淫罪直接定罪论处,而不是以组织卖淫罪的共犯论处,这也是立法上的一个特例。
C项和D项是关于贪污罪共犯的问题。根据《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规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二者构成贪污罪共犯。C项中,虽然中学生乙已经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但从题中所给条件,并不能得出“甲乙共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结论。只有D项符合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共犯的基本条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