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政热点:如何破解“民工荒就业难”双重尴尬(2)

时政热点:如何破解“民工荒就业难”双重尴尬(2)

A+ A- 2012-02-06 16:09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如果说以前大量企业的利润是建立在对农民工的压榨和盘剥之上,那么为了破解民工荒,为了吸引农民工,它们就有必要开始尝试压缩利润空间,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认识到好日子已经结束,要学会向农民工们“让利”了。而政府也需要调整就业政策,通过推进户籍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等,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

  回顾2011年就业形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民工荒的同时,我们会发现还存在着几乎相反的另一现象:大学生就业难。2011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60余万人,较2010年增加30余万人,而2012年这一数字将再增加2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仍未改变。

  一边是民工荒,一边又是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这种既荒又难的尴尬现状?其原因除了近年来高校盲目扩招以外,更深的根源则在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劳动力市场,不但存在着就业总量问题,还有就业结构性问题。以中国的经济、人口总量而论,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从数量和结构上看都处于偏低水平,但却依旧出现就业难问题,这是因为大学生虽然被当做技术型人才、高端人才进行培养,但相应的高端产业并没有以大学扩招的速度发展。中国最消化人力资源的仍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闻名的“中国制造”并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大学生普遍也不愿意降低身段去填补民工荒造成的空缺,因此,仅仅从就业角度讲,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也已迫在眉睫。

  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一种双重尴尬,但如果能够促成民工荒与就业难问题互相接轨,则大有可能将这两重尴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政府可尝试从薪酬待遇、就业观念、教育体制、就业培训、中介服务等入手,提高人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促成传统农民工就业岗位与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接近甚至合流,促成民工待遇的提高和就业难大学生的“俯就”。事实上,大学生应聘农民工岗位已不是新闻,近几年各地举办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上,早有不少大学生前往应聘,而且还为数不少,据去年重庆市团委的一次新生代农民工抽样调查显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为24.2%。

  尽管对个体来说,大学生合流“农民工”远不如传统职业光显,但从整体角度看,这一“俯就”将大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步与转型,其意义绝不仅仅是缓解了就业难和民工荒。无论大学生毕业于几流学校,他们都比一般的农民工具有更高的个人素质、创新意识、学习能力与自我意识,大学生走到生产一线,更容易成长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他们的加入,将大大提升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从而为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他们的加入,有利于填平农民工群体与城市主流人群的社会鸿沟;他们的加入,还将提升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推动农民工群体社会地位的改善。

  唯一担心的是,用惯了农民工的企业方会容不下大学生,更懂法律的大学生能够接受农民工的薪资,但却未必会一直忍受资方普遍徘徊在灰色地带的福利待遇等软环境,资方会不会把大学生当成“刺头”加以排斥呢?

  12  共2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