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适度温和物价上涨”为何难以避免

时事评点:“适度温和物价上涨”为何难以避免

A+ A- 2012-04-17 10:30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在今年一季度GDP增幅连降5个季度仅为8.1%、规模工业利润下降5.2%、央企3年来首次利润下滑之际,短期内整体经济下坠之势已然明显,对此最好的药方必然是“货币放水”,而这又必然会以“物价上涨”为代价。

  在2012年第8期《求是》杂志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发文《关于稳价安民几个重大关系的思考》,文中明确指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适度温和物价上涨难以避免。”

  这是个大实话,对于新兴经济体尤其如此,因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交易商品范围的扩大,而这些均需要“货币放水”为基础;这又是个无奈之举,在今年一季度GDP增幅连降5个季度仅为8.1%、规模工业利润下降5.2%、央企3年来首次利润下滑之际,短期内整体经济下坠之势已然明显,对此最好的药方必然是“货币放水”,而这又必然会以“物价上涨”为代价。

  实际上,在今年春节过后,央行即一改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底的“货币收紧”政策,逐渐以“货币放水”应对经济下行态势——在央行2月24日下调存准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再次于日前下发通知,将于4月1日起对专项票据置换进展顺利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给予1%存准金率的政策优惠。

  客观而言,通过分析今年一季度的诸多经济数据,已经表明我国经济已由去年下半年的“下行”态势,演变为当下的“下坠”态势。在这种严峻形势之下,为避免整体经济的大幅触底,适度启动“货币放水”显然是需要的。

  但问题是,“货币放水”的幅度究竟以多大为宜?由此可容忍的“适度温和物价上涨”又是多大?而在上述技术层面的疑问之外,我们更应提出理念层面的拷问,过度依赖“货币放水”,还能维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多久?在短期“货币放水”的应急之外,我们更应如何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2  共2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