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季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及真题答案(6)
61. C[解析] 原文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在享受自己获得和创造的财富时,会不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人们渴望揭开的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即怎样才能实现生态平衡与人类发展的双赢。因此C项所述是对“秘密”一词的正确理解。
62. B[解析] 文段写的是徐文长先生所画雪竹的特点。A项是对“绝不类竹”的曲解,原意是说他所画的竹子并不是简单的临摹;C项理解错误,文段没有说徐文长所画雪竹不像竹子,而是说他所画的雪竹具有“神似”的特点;D项是对“破笔”的错误理解,“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指的是画竹的手法,并不是“不好的笔”的意思。综上,只有B项理解正确。
63. D[解析] 由原文中“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64. A[解析] 原文通过描述“狩猎蚁”好斗的特点,以及它们往往在斗争中最终获胜的现象,揭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规律。B项涉及政治斗争不符合文意;C项不能体现“狩猎蚁”喜欢主动出击、好斗的特点;文中并没有提到“狩猎蚁进攻是为了防守”,因此D项错误。答案为A。
65. B[解析] 文段主要说的是:要想达到科普的目的,就必须在科普工作方式和风格上融入流行的元素,而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科普工作所欠缺的。A项并不是文段所述的重点;C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不够流行只是我国科普工作没有真正达到普及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