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常识判断模块经济部分一点通
三、2016年国考经济常识大预测
(一)习李新政
1.习近平“中国经济新常态”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潜在增长率在2020年前后回落至7.5%左右;是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控和刺激,如果经济增速在7.2%以上的合理区间,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
(2)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2. “克强经济学”
“克强经济学”主要基于三大政策支柱:一、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而是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三、推行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潜伏着必须避免、必须化解的风险。这是克强经济学、中国政府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唯有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才是“克强经济学”应有的核心思想、战略思路、实践方向。
(二)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已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三)“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英文缩写是OBAOR或OBOR.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立在“古丝绸之路”上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有时出题会结合历史知识考察,要搞清楚古代丝绸之路的起始点。
中国背景:1、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2、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3、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
“丝路”五大具体措包括:①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②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③推进金融领域合作;④成立能源俱乐部;⑤建立粮食合作机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
意义:“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