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冷热不能仅凭数据说话
昨日下午5时,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落下帷幕。2016年国考计划招录2.7万余人,比去年增加5000多个招录名额,最终有139.46万人通过审核成功报考,竞争比约50:1,低于往年的58:1,因此本次国考也被称为“最好考的国考”。
今年在参加国考的“千军万马”中,有多少人还在追逐所谓的“铁饭碗”,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招考人数创历史新高,但平均竞争比却是5年来最低,这是本次国考的一大特点。单从这个数据来看,也许有人会说,今年国考是五年来最不热的一年。然而,笔者以为,如果仅从招考和报考人数这个角度去看国考的冷热,其实并没有多大解读价值。
原因有这么几点。其一,与往年一样,在参加考试的群体中,有不少人在“打酱油”。这些人拉高了国考的议论热度。这就是说,对比的数据本就存在虚的成分。其二,今年部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招录门槛提升了,比如有的要求有基层经验、有的有专业限制,这使得一些职位看起来很冷。可这并不代表人们不想报。其三,与往年相比,本次国考招录,规定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即首次仅面向体制外人员。这必然会影响报考人数。其四,在大的就业背景之下,与其说大学生向往公务员饭碗,不如说他们在找工作的压力下,从众地进行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故而,在数据框架内,从纵向角度去分析国考冷热,可能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国考热与冷背后存在很多心理,它们是难以通过数据体现的。
毫无疑问,人们持续热议国考,实际指向的核心问题是公务员的待遇。有一个常识无需赘言:一个职业待遇好,证明这个职业吃香,才会引来千军万马竞争。就拿国考各个岗位的报考冷热度进行分析,我们便可以发现,有些单位的岗位就仍然很热。这表明,人们的报考行为反映了其职业取向,体现了个人就业的理性思维。
当然,待遇分为明收入和隐性收入。在这个话题之下,又牵系着反腐和作风建设。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隐性收入,这种收入不单指钱财,更指职位权力带来的办事便利和社会人脉积累。比如,早前,人们普遍诟病的“办事难”就是其体现。因为,办事难的主语一般是群众。而“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的主语才是某些单位的公务员。所以,以往社会上存在这样的心理,以为考上公务员就幸福了。而这种社会心理下的国考热就特别需要我们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而今公务员培训班仍然火热、公务员教辅依旧畅销,这说明国考温度并未大降。毋庸置疑,当今中国,各个领域都需要人才,体制内更需要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才。发展中的中国,需要的是大批真正“有手艺的人”,公务员队伍也是如此。故而,我们不能只从招报考数据上,剖析国考的冷热,而更该看其背后存在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