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考前知识点之保教知识与能力(6)
必背知识点26:幼小衔接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
内容 | 幼 儿 园 | 小 学 |
主导活动 | 游戏 | 上课 |
生活节奏 生活管理 |
宽松,不带强制性 | 非常严格,带有强制性 |
师生关系 | 个别接触多,关系密切 | 个别接触少,关系非密切 |
环境布置 环境选择 |
生动活泼 自由选择多 |
严肃 自由选择少 |
要求 期望 |
宽松低 | 严格高 |
二、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必背知识点27:游戏活动的指导
一、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
(一)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四)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只有通过观察,了解儿童对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或问题,方能准确地作出是否介人以及如何指导的判断。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1.以自身为媒介
(1)游戏者:教师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儿童游戏指导,可采取平行游戏(教师通过模仿儿童的游戏来对游戏施加影响)和共同游戏(教师直接参与儿童的游戏中,与其共同玩耍)等方式。
(2)旁观者:教师站在儿童游戏之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游戏。
2.以材料为媒介:
教师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来影响儿童,支持和引导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教师利用儿童伙伴互动这一因素支持和引导儿童的游戏和发展。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
(四)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
应将重点与一般、个别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针对具体情境去灵活把握。
(五)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四、游戏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种类可以将游戏分成很多类型,在历年考试中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案例选择正确的游戏种类,其中最常考的有:
1.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创造性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2.按照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戏、旁观的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其中应重点关注后三种游戏的年龄阶段和游戏特点)
3.按照认知发展水平: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五、角色游戏指导
1.角色游戏的特点:
创造性——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再现;
过程性——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过程,所占时间较长,条件较复杂;
变化性——内容随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2.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小班 |
特点 |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为主;角色意识差,内容为重复操作,主题单一;儿童之间交往少。 |
指导 | 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平行指导或参与指导;注意规则意识培养。 | |
中班 | 特点 | 内容、情节较丰富;处于联合游戏阶段,主题不稳定;不善于合作和交往;有角色意识。 |
指导 | 提供丰富材料,鼓励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游戏;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等方式解决纠纷;用游戏讲评引导儿童分享经验;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与规范。 | |
大班 | 特点 | 主题新颖,内容丰富;处于合作游戏阶段;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增强。 |
指导 | 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多用语言指导游戏;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 |
必背知识点28: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哪些差异? | 如何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
幼儿的气质差异 | 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
幼儿的性别差异 | 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
幼儿的智力差异 | 转变教育观念; |
幼儿学习类型差异 | 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
幼儿的性格差异 | 创设良好的育儿环境。 |
必背知识点29:师幼关系
和谐师幼关系的意义 | 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
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与尊重幼儿; | 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
2.有利于更好地关爱幼儿; | 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
3.有利于进一步宽容和欣赏幼儿; | 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
4.有利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进行互动; | 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
5.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 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
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