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单选题) 【2020A1/A2】关于,习近平说的4个面向是面向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
  • A. 人民生命健康
  • B. 民生改善
  • C. 医疗技术
  • D. 医学发展
正确答案 A
  • 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 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 人文科技 国情省情,国情

  • 来源

    2020山东德州乐陵市直医院事业单位试题第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依靠,但是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产业与农村农业的结合,需要更多财政资金倾斜与支持。这表明依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 A.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 B. 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C. 借助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平衡
  • D. 加大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收入征收力度
正确答案 B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这就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解决乡村科技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政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 拓展

    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国民收入在再分配,为干扰项。A项错误。
    C项:材料中未体现借助财政实现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为干扰项。C项错误。
    D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出,也就是说需要政府对农村进行财政投入而不是增加征收力度。D项错误。

  • 考点

    经济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规划》,强调坚持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以( )为核心的全面
  • A. 科技创新
  • B. 文化创新
  • C. 制度创新
  • D. 管理创新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知识。
    第二步,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政治 时事政治 其他(时事政治)

  • 来源

    2016.11.26山西省晋城市直《公共基础知识》笔试试题第1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与市场应用紧密结合,提升研成果转化效率,坚持以为引,增添经济发展动能。这表明:
  • A.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 B.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C. 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就永无止境
  • D.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题干中,将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结合,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体现了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即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A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题干没有涉及思维方式。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题干主要涉及创新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没有涉及到社会发展和变革。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创新要立足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就永无止境。C项本身说法没有问题,但题干没有涉及到创新与实践的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 考点

    政治 时事政治 党政专题

  • 来源

    2019.4.27河北省石家庄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第2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与市场应用紧密结合,提升研成果转化效率,坚持以为引擎,增添经济发展动能。这表明( )。
  • A.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 B.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C. 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就永无止境
  • D.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关系。D项正确,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紧密结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使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A项错误,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强调人类思维变革,而不是社会发展,人类思维变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模糊的直观思维—近代形而上学思维—现代辩证思维。B项错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题干强调是科技创新,而不是理论创新。C项错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先实践后创新。故本题选D。

  • 考点

    非法律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 来源

    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市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公基学科笔试试题(无误)第2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力争在关键环节取得原始成果;“立地”就是要促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①“立地”是“顶天”的目的和归宿②“顶天”蕴含的造性思维是“立地”的源泉③不能直接为“立地”服务的“顶天”是没有价值的④“顶天”与“立地”的对立统一是的重要动力
  • A. ①②
  • B. ①④
  • C. ②③
  • D. ③④
正确答案 B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①项:通过题干分析发现,“立地”是指实践,“顶天”是指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此“立地”是“顶天”的目的和归宿,要用科技关键环节取得原始创新成果来指导实践,推动现实生产力的发展。①项正确。
    ④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顶天”与“立地”的对立统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④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 拓展

    ②项:由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选项中的内容说反了,应该是“立地”是“顶天”蕴含的创造性思维的源泉。②项错误。
    ③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 考点

    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

  • 来源

    2019.9.7河南省三门峡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第8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 )年进入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强国“三步走”目标。
  • A. 2020
  • B. 2021
  • C. 2025
  • D. 2018
正确答案 A
  •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知识。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 考点

    非法 政治 时事政治,党政专题

  • 来源

    2016年0107辽东农商行招聘笔试试题-公基第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_。”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的事业呼唤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填入横线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B.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
  • C.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 D. 尚贤者,政之本也
正确答案 C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的下文语境。横线在开头,属于援引的一句话,需引出下文话题。下文围绕“创新与人才的关系”进行论述,因此,横线处内容是关于“创新与人才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意为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 拓展

    A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未提及“创新与人才的关系”。B项:“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意思是聪明的人根据形势发展灵活应对,睿智的人随着世道变化制定措施,与下文话题无关。D项“尚贤者,政之本也”意为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与下文话题无关。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填空

  • 来源

    2019.3.17湖北省武汉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试题第38题、2019.3.17湖北省武汉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题第40题、2019.3.17湖北省武汉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试题第3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一系列重大成果彰显了改革带来的蓬勃活力。这表明
  • A. 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 B. 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 C.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D.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常识。
    第二步,题干强调的是创新在推动国家全面发展,因此可以体现是创新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A项: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项: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的变革,而题干指出在创新推动下,我国研发了天眼、蛟龙,这不是思维。
    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题干中没有体现。

  •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哲学

  • 来源

    2019年0420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乙卷)第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因此,本题错误。

  • 拓展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不足之处。

  • 考点

    政治 时事政治 党政专题

  • 来源

    2020年12月19日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第5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 B. 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 C.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到大众传播时代
  • D. 袁隆平团队研究的优质杂交水稻,助力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快速,但并不能说互联网出现前的时代是信息封闭时代。互联网最早只应用于军事和教育领域,1988年开始对外开放。15世纪到17世纪的大航海开始就意味着信息封闭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更不用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等,这使得现代沟通方式进入千家万户。
    因此,选择C选项。

  • 拓展

    A项: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电冰箱在美国问世;1858年,美国H·E·史密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洗衣机;1907年,J·M·斯潘格勒发明带有风机、旋转刷和集尘袋的移动式真空吸尘器,为现代吸尘器的雏型。这些家用电器的改进、推广和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1814年7月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造出他的第一辆机车,被誉为首次成功的蒸汽动力机车;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制造在1802年建造。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我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始于1975年,从1976年到1989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2013年,由袁隆平团队攻关的超级稻实现了平均亩产988.1公斤的世界记录,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提供的了新的助力。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 考点

    常识判断 科技 科技成就

  • 来源

    2019年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3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当前世界正处在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术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特别是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为基础的系统集成,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看,我国重视是因为:
  • A. 发展科技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 B. 发展科技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 C. 发展科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D.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第二步,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概念”。综合国力的竞争属于政治层面。由此可知,我国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A项:科学技术是渗透性的生产力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题干中要求从政治角度看,生产力属于经济层面。A项错误。
    B项:建立国际新秩序才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是发展科技。本身表述错误。B项错误。
    C项:科技的发展可提高产品质量,使得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但题干中要求从政治角度看,满足人民的需要属于社会层面。C项错误。

  • 考点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来源

    2019.6.29(上午)山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试题第1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 )作为先锋,是目前世界上运行时速最快的高铁列车。
  • A. “复兴号”
  • B. “和谐号”
  • C. “蛟龙号”
  • D. “华夏号”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
    第二步,2017年9月21日,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历经4小时28分,抵达上海虹桥站。一路上,“复兴号”最高时速达到355公里。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营运速度最高的国家。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 拓展

    B项:“和谐号”动车组通常用来指2007年4月18日起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调图后开行的CRH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系列。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7年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华夏号”是旅游列车,而非目前世界上运行时速最快的高铁列车。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 考点

    常识判断 科技 科技成就

  • 来源

    2019.9.7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招考政府雇员考试《综合知识及写作》试题第1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助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位列世界第13位,延续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海洋、农业、氢能源、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质量的高低,与的融入程度密不可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牢牢把握一轮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和发展方向,紧跟前沿,掌握研发主动,充分发挥对于产业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如此才能为产业体系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术动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科技向“新”而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B. 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C. 科技创新在多个领域均已占据主导地位
  • D. 现代化产经体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相关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列举数据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论证上述观点,然后通过“而”引出现代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尾句则着重阐明要通过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文段为“分—总”的结构,主旨句为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 拓展

    B项:为分述部分的内容,非重点。
    C项:“已占据主导地位”,无中生有。
    D项:表述笼统,未明确体现科技创新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之意。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意图判断,一般类,主旨类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当前要把握革命带动产业变革加速等特点,依托( )等平台,在中推动融通发展。
  • A. 科技中介
  • B. 创新主体协作
  • C. 智能化供给
  • D. 互联网、大数据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1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科技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指出,当前要把握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加速等新特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在科技创新中推动融通发展。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A项:科技中介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大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从功能上大体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是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招投标机构、情报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和各类科技咨询机构等;三是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包括常设技术市场、人才中介市场、科技条件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创新主体协作即协同创新,是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模式。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智能化系统,指的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的智能集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智能化的概念开始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时政

  • 来源

    2017.9.9石家庄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第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不定项选择题) 2021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十三五”成就展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事业加快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在( )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就成果,这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
  • A. 基础前沿
  • B. 高新技术
  • C. 战略高技术
  • D. 民生科技
正确答案 A,C,D
  •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1年10月26日下午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故本题选ACD。

  • 考点

    常识判断 政治 时政

  • 来源

    2021年10月31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第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力特别是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兴衰。驱动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知识,知识则要通过造性智力劳动才能完成,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促进知识的关键。下列哪项最适合作为上文论述的结论( )?
  • A. 提升决定国家命运兴衰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保护知识产权
  • B. 创新能力是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指标
  • C. 知识产权保护是决定国家命运兴衰的唯一因素
  • D. 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国家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题干“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促进知识创新的关键”可知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推出;
    B项:题干并未提及指标,该项提到的“指标”属于无由猜测,无法推出;
    C项:该项中的“唯一因素”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从弱原则”,无法推出;
    D项:题干无法得出该项“只有……才……”所表述的必要条件,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岗位能力 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多选题) 三城一区市北京打造国际中心的平台,下列属于三城有:
  • A. 未来科学城
  • B. 亦庄科学城
  • C. 中关村科学城
  • D. 怀柔科学城
正确答案 A,C,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热点知识。
    第二步,三城一区指的是怀柔科技城、中关村科技城、昌平未来科技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是中央为北京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而提出的宏伟战略。“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新时期城市功能定位之一,“三城一区”是北京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选择ACD选项。

  • 考点

    政治 时事政治 时事热点

  • 来源

    2022年8月28日北京市平谷区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笔试《公共基本能力测验》第61题、2022年8月28日北京市平谷区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笔试《公共基本能力测验》第6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判断题) 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已全面建成,国际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 )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方时政知识。
    第二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特殊功能加速孕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迭出。题干中“全面建成”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 考点

    地方知识 地方时政 地方时政

  • 来源

    2022年7月16日上海市青浦区2022年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笔试《综合素质能力测验》第17题、2022年7月16日上海市青浦区2022年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笔试《综合素质能力测验》(精选)第4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力特别是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兴衰。驱动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知识,知识则要通过造性智力劳动才能完成,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促进知识的关键。下列哪项最适合作为上文论述的结论?
  • A. 提升决定国家命运兴衰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保护知识产权
  • B. 创新能力是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指标
  • C. 知识产权保护是决定国家命运兴衰的唯一因素
  • D. 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国家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题干“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促进知识创新的关键”可知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推出;
    B项:题干并未提及指标,该项提到的“指标”属于无由猜测,无法推出;
    C项:该项中的“唯一因素”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从弱原则”,无法推出;
    D项:题干无法得出该项“只有……才……”所表述的必要条件,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归纳推理

  • 来源

    2016年1218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B合卷)第11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解析反馈
0/160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