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国考时政热点:政府治堵切莫总是“收费优先”

2014年国考时政热点:政府治堵切莫总是“收费优先”

2013-09-12 13:41  |  华图网校  |  责编:侯鑫琴 点击收藏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提出征收拥堵费,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城市交通矛盾升级,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日趋陷入“堵城”困境,多地传出研究拥堵费征收。

  政府有收费冲动,公众却陷入闻“费”色变的焦虑之中。公共政策制定,有无征求民意、吸纳公众智慧?收了费,是否就能空气清新、道路畅通?如果收费成效不明显,比起优先收费,是否还有更紧要的问题需要优先解决?

  从限牌、限行到收费,职能部门多是“一锤定音”

  9月2日,北京市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征收交通拥堵费提上日程。收费治堵的决策方式,引发诸多争议讨论。

  赞成者认为,作为拥有超过530万辆汽车的首都,拥堵收费能够降低车辆使用强度,缓解交通拥堵。但更多人陷入一种“收费焦虑”.导致拥堵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收费又能起多大作用?如果作用不大,收费的依据又不能公开透明,收费可能沦为自肥的工具。

  早在2010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堵势”,就有广州市政协委员提议征收拥堵费;为此广州市交委多次提出要对收费进行调研,但频频引发舆论强烈反对。至今,广州尚无收费时间表。

  全民为拥堵交费买单,地方政府部门不因管理和规划过失担责,反而因此得到收费奖励。难道还要鼓励政府不作为、乱收费?这是很多广州市民反对的重要原因。

  十多年来,国内“以卡为主”的治堵政策不断出台,如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全部实施了限购政策,很多购车者只能望“牌”兴叹;在控制车辆使用方面,不少城市不同强度实施了限行、限外等措施;提高停车费、加大外牌交通执法等各种市场、行政治堵措施也并不少见。

  但记者梳理发现,多年来,从限牌到限号等治堵政策出台,听取社会意见、公开制定过程的少,政府职能部门一锤定音、迅雷行动的多,走听证程序的更是凤毛麟角,仅有广州“限外”措施进行了听证。

  专家指出,收取拥堵费这样针对长期过程的治堵措施,几乎涉及所有交通参与者。该不该、能不能收,理应公开制定政策,充分听取吸纳民意,让政策制定部门和市民都充分参与讨论,把问题想细、想透、想清楚。如果政府“拍脑袋”定政策,程序有疏漏,公众难免有意见。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相关推荐】点击进入 2013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集锦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微课程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考时政热点:政府治堵切莫总是“收费优先”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