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解题技巧 > 申论大荟萃 >
2019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辨析
2019-03-26 18:04  华图在线 点击: 载入中...

  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辨析

  在申论考试中,很多社会问题在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但是很多同学将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混为一谈,分不清楚三者之间的界限,导致分数不高。本文将详细分析三者之间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制度。制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所谓广义上的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体系,范围溯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比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所谓狭义的制度是指某一个特定主体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大家都要遵守的行动准则,比如说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等。

  制度是宏观,侧重于整体与建构。任何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者一件事物要想生存和永续发展或者良性运行,首先就要有制度的建构。制度中规定了这一社会、政党、国家或者组织为何运行、如何运行。同时也显性或者隐性的规定着其运行的组织方式和执行的主体等,也就是体制和机制。这是制度的本质或者初衷。

  体制。所谓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它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例如:领导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等。体制是中观,侧重于主体或组织。体制主要是制度里所规定的主体或者人的组合方式,这种构成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任何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者一件事物要想生存和永续发展或者良性运行,也必须要有主体的构成结构。

  注意:体制的另一个含义也指诗文的体裁,本文不围绕这一概念展开,了解即可。

  机制。“机制”一词的概念很广泛,原意是指事物内部各个有机体相互的构造关系或者运行关系。以此类推到社会组织内部各主体间的运行、协作过程或者方式。机制是微观,侧重于运行或执行。主要是指体制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方式、过程等动态环节,是对制度、体制的实施或者实现。

  制度、体制和机制是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制度、体制和机制从静态看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关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制度就是高高在上的、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体制的好坏、机制运行正常与否也决定着制度的走向。在制度中规定的体制、运行机制如果发生偏差也意味着制度本身就有问题,需要作出调整。

  另一方面,社会各板块、行业、组织也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区别。比如说: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等。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有其构成体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和运行机制。

  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板块又有各自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往下分析,在文化领域里面也有其制度、体制和机制;在教育领域也有制度、体制和机制。围绕教育的线索再往下一层分析:一所学校是教育体制的重要主体,运行机制的一个环节,但是每个学校里面也有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所以说,三者之间从概念本身来说也是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对于申论备考,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概念首先要有准确的理解,同时也要对其关系有明确清晰的认知,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