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北京 > 公务员 > 综合辅导 >
201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01-11 09:28  qzzn论坛 点击:

  三、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事关首都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分别提出了专题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共九篇,第一篇是新时期的战略选择,总结了“十一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第二篇到第八篇,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惠及人民、文化彰显魅力、城市服务生活、绿色塑造未来、改革激发活力、开放实现共赢等七个方面;第九篇是未来五年的行动路径。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一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全面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与2005年相比,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或大体实现翻番:经济总量由6970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615美元提高到10000美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919.2亿元增加到235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2912亿元增加到62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827亿元增加到近5500亿元,地区进出口总额由1255亿美元提高到3014亿美元,首都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8%,教育、医疗、社保等财政支出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8倍、1.7倍和1.6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各项待遇标准均提高4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社会事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114公里增加到336公里,“区区通高速”目标全面实现。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比提高了14.3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到5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目标,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施区县功能定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些巨大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服务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首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标志着首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总结“十一五”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主要是:首都经济总体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还需要深度调整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对首都经济带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着人口、交通等问题,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任务仍然繁重;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促进社会和谐还需要下更大力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纲要(草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市委《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

  根据市委《建议》,《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服务业比重达到78%以上,“北京服务”、“北京创造”的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8%,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市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交通拥堵得到有效治理。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比达到80%。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服务和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首都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功能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与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成为国际社会重大活动的重要目标地和国际一流的旅游中心城市。

  这里,我就其中两个方面的重要目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经济增速。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比“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低1个百分点,主要是考虑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从首都经济的现实基础和增长潜力看,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二是关于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目标为8%,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要求。至于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确定为7%,比“十二五”目标低1个百分点,比“十一五”目标高1个百分点,主要是考虑当前价格形势,以及收入增长提速的客观过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纲要(草案)》还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就是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些奋斗目标,描绘了未来五年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符合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既鼓舞人心又艰巨繁重。我们要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北京公务员考试课程
华图网校命中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