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马化腾深圳领房补 富豪公务员亦在列(2)

马化腾深圳领房补 富豪公务员亦在列(2)

A+ A- 2010-10-28 08:49  |  未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评论

  财政资源分配应避免“济富劫穷”

  10月27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了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名单。在这份684人的补贴名单中,腾讯公司CEO马化腾、金蝶软件董事长徐少春,及华为、中兴、腾讯等公司多名高管赫然在列。

  姑且不论这份名单中有多少人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人员分布结构是否合理,单看马化腾其人,似乎并没有领取住房补贴迫切的需要———日前公布的《2010胡润IT富豪榜》显示,马化腾位列第二,总资产达293亿元———对于身家几百亿的富豪发放住房补贴,似乎难以逃脱济富劫穷,滥用财政资源的嫌疑。

  一般来说,应当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财政分配的基本目标,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强调公平和效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政府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财政资源,但是在资源的分配上,一些地方的做法却往往有失公允。

  政府预决算执行报告透露了纳税人的钱花到了哪里,从其投入结构来看,由于对投资拉动的依赖较高,大部分资源投入了大型建设项目,直接用于增加公共服务相对较少。不可否认,任何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都是一个政治过程,支出结构的调整涉及各个利益团体。近年来,部分民生工程,比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已经成为财政投入的重点项目,已经显示出财政支出结构在向提高民众福利的方向倾斜。但投入是一个问题,分配则是另一个问题,分配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普通民众能否真正享受到政府转移支付带来的福利改善。

  以住房保障体系为例,屡屡传出诸如开宝马住保障房、戴名表申请廉租房,官员、私企老板申请保障房等丑闻。在一些案例中,这种带有明显二次分配特征的政府转移支付性质的福利补贴,已经成为了向部分特定人群输送社会财富的主要渠道。这反映出中国财政资源分配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

  目前中国的财政资源分配问题,既有政府过分参与、承担了本应由市场承担部分的“越位”情况,亦有因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政府未能完全承担本职事务的“缺位”现象。尤其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大体上延续至今的财政补贴制度,在一些时候反而成为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

  在制度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资源的使用具有较高的民主性。这些国家在长期财政资源使用的实践中,以较高的法治化水平,形成了透明度高、责任划分明确、绩效评价科学的财政资源使用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权力制衡机制,依法确定了各级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正是在完善的制度和监督之下,那些市场发达国家运用财政资源时小心翼翼。

  回到本文开头的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补贴上来,为了鼓励创新、留住高层次人才,政府对此进行一定的扶持或奖励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动用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力量给予优惠措施,难免会演变为一种荒唐现象。以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为例,尽管在市场中获得巨大成功,但没听说美国政府奖励其一套住房的消息,乔布斯本人仅在1985年获得由里根总统颁发的一枚国家级技术勋章。

  因此,尤其是当公共资源在分配时向精英方向倾斜,这种现象更值得警惕———这种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按照身份分配的,而不是按照真正的需要分配的,这将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毕竟,如果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更低收入阶层,才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其社会福利,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改进。

  12  共2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