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金饭碗”争夺战降温 福建报考人数减少3万多(3)

“金饭碗”争夺战降温 福建报考人数减少3万多(3)

A+ A- 2014-04-14 09:11  |  新华网  |  责编:admin 评论 点击收藏
0

  “公考人”陈程:公考不是人生终极目标

  我是2010年大学毕业,因为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一直希望我能捧上“金饭碗”,改变家里没有“公家人”的局面。几年下来,参加了四次各级的公务员考试,有的纯属“打酱酒”,比如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我所报的职位最后的录取比例是1:800,基本上没戏。

  今年公考我是春节过后开始复习的,复习强度还算大,每天保证8个小时以上的备考时间,几个月下来,我发觉那些书都快被我翻烂了,比高考还认真。这次考试时,因为准备比较充分,我的心态很放松,但看着人山人海的参考人员,我对未来的“公考”之路还是不乐观。今年的报考人数和招录人数都在下降,说明大家对公务员这身份所带来的荣耀已渐渐淡化。

  我认为公考是个过程,不能把它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建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只要能锻炼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就是成功者!第一次失利后,我给自己定了个四年公考的目标,没考上就好好专心工作上班。 “公考”降温是理性回归

  “看到公务员考试报名在降温,我感到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大家开始理性看待公务员这份职业。 其实,公务员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份很普通的职业。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入职以来我没有那种实际情况与外界期盼的落差感,因为我在作出选择之前作了充分了解,我不是为了里面的高薪,也不是为了其社会地位,我只是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己的性格与之相适合,觉得在这样一种职业自己能够胜任,能够有职业成就感。”2010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公安民警的吴一帆告诉记者。

  陈烨在政府部门上班,是一名年轻的科级干部,他认为公考热降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其实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之中很多人对公务员的认识也是比较理性的,假期回家访亲拜友,听闻自己在机关单位工作没有人觉得这份职业多么好而心生羡慕,也没有人说觉得这个职业多么不如人意,谈起当前腐败和四风问题也没有人说是我们这个大队伍出了问题,而是出现少数腐化堕落的领导干部。这种情况我觉得是最好的,也是最理性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务员作为一个普通的职业,有其职业的自身特点,也有其职业的优势和弊端。作为众多需要就业的青年能够从公务员热中退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选择,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传递的正是这种信息,也传递出公务员职业在中央的从严治理下和社会的监督下正在逐步回归理性,这对公务员队伍自身、对政府和普通群众都是一个好的信号。

  123  共3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