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2019四川省考面试专项资料-攻克备考九大难题

2019四川省考面试专项资料-攻克备考九大难题

2019-12-10 10:52  |  华图在线  |  责编:李会 点击收藏

  五、候考有玄机

  考试当天,进考场前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在候考室度过的。进入候考室以后,工作人员会宣布《面试候考室管理规定》和《面试人员纪律要求》,一般来讲,对考生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准擅自离开候考室,不准在室内喧哗吵闹。

  第二,面试结束后,考生不准返回候考室,不准在候考室附近停留议论,不准以任何方式向其他应试者泄露试题。

  希望大家严格遵守规定,不做任何容易引人注意的事情,以免因“无意”违反规定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面试的心情。除此之外,在候考室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在候考室等待的时间,考生可以翻看备考时总结的资料。

  第二,签位比较靠后的考生,不用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第三,可能就会有人交头接耳,打听同一考场每个考生的信息,比如“你报的哪个岗位”“你笔试多少分”“你参加辅导班了没有”……,建议不参与小范围讨论。

  第四,如果“准确定位”竞争对手,不要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也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如果在候考室等待时间较长,要有合理的规划,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无论听到了什么信息,都不能改变自己要面试成功的决心。

  六、紧张不可怕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公务员面试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决定自己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重要环节,肯定都特别重视和珍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考生可能从知道自己进入面试的那一刻开始,在整个备考期间都处于一种紧张、甚至焦虑的状态。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很有可能影响到备考的效果,甚至考场上的正常发挥。如果有些考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甚至陷入过度焦虑的状态,可以尝试以下办法来缓解:

  第一,利用“系统脱敏法”,消除过度焦虑

  所谓的“系统脱敏法”,在心理学上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的效果。而在面试中,这种“系统脱敏法”的训练可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充分的自我认知和对面试过程的详尽了解。考生在备考时要多了解一些面试的信息,包括面试的流程、形式,以及历年面试真题,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大家对面试有充分的了解,经过了高效的备考和反复的练习,在步入考场时就会更有信心。

  接下来就是“模拟面试”,即考生在考前进行真实考场的模拟演练。包括如何进场、如何向考官问好、如何坐下、如何听考官的指示、如何思考、如何开口回答、如何完成答题、如何离场;当然最重要的是答题演练,如果答题过程中大脑空白了怎么处理,太紧张说话不流畅怎么办……如果能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坚持练习,那么考试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基本都会有一个“预演”,到了真实考场上就能缓解紧张的程度。

  第二,调节身体和心理状态

  从公布面试名单到面试当天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面试备考期。对于国家公务员面试来说,备考周期通常比较长,也就是说各位考生有充足的备考时间。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要搞“疲劳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备考效果。此外,还要注意调整身体,可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和朋友聊天。这样既能增强体质、保持精神奕奕,又能愉悦身心、缓解心理压力。

  越到临考前就会越紧张,这就需要大家不断调整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不要患得患失。信心是面试成功极重要的因素,要相信自己的付出、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要告诉自己“享受过程,正视结果”“不求尽善尽美,但求无怨无悔”。尽量让自己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地轻松走向考场,这样才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气度和才华,赢得考官的青睐,取得面试成功。

  第三,积极地自我暗示,不断鼓励自己、突破自己

  公务员面试的高难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在那种特定的面试场景中,能做到一点不紧张的考生寥寥无几。所以,大家要明白一点,考场上紧张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平复紧张的情绪,进入答题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行”。如果是比较腼腆、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建议在备考期间能够强化锻炼,比如在人多的场合主动发言、讲话、甚至答题;甚至可以在大街上找陌生人说话,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以上几种方法是相通的,如果用一句话来缓解面试前紧张的心理状态,那就是:深呼吸,放松,放松,再放松。当然,有些考生在以往的经历中,或许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调适方法,那最好不过。

  七、内容不充实

  在答题训练中,有些考生在听完“高手”答题、或者看完面试真题参考解析之后,会发出“人家怎么答得那么全面”“为什么我的答案干巴巴的”“什么时候我也能答得那么好”等类似的感慨。那么,答题内容不充实的问题怎么解决,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如果知识储备较少、日常工作和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每个题目能想到的“要点”只有一两个,那么,我们可以就能想到的“点”充分展开论述。怎么展开?可以去思考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点”,这样做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还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进行论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期间,多准备一些事例,每个事例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如果能做到幽默风趣更好。在答题时稍微做些调整,这些事例不仅能解决论述不充分的问题,还有可能给考官带去一些“新鲜感”,成为得高分的亮点。

  提醒大家一点,面试打分,考官看的是综合能力,不像申论客观题那样严格“按点给分”,所以不用过于纠结每道题必须回答几个要点。如果要点足够多,但缺少相应的分析和论述,也不见得就会得高分。一定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此外,要想真正解决“想不出要点”的问题,在备考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在平时答题练习过程中,要学会记笔记,特别是听那些答得比较好的同学答题时,及时记录别人答题的要点,多运用方法技巧,然后不断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只要坚持,一定可以掌握每类题目常见的考点和规律,这样在考场上就不太会出现思路打不开的情况。

  第二,如果经验比较丰富,思维比较发散,对每个问题都有很多想法,但是语言不够丰富,或者心里有想法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在紧张的状态下,想到的词汇就更加有限,内容上就会显得比较空洞。建议这部分考生在备考期间,强化练习“说有用的废话”的能力,不要“惜字如金”。每次有新想法涌现的时候,把前因后果全部连起来想一遍,甚至说一遍。在备考时,除了学习别人答题之外,背诵一些面试素材,去琢磨、学习别人展开论述的技巧。每道题回答完以后,可以查看参考解析,找出里面好的表述记录下来,如此坚持下来,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自己会说的话、能说的话也会越来越多,答题内容也会充实起来的。

  123  共3页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