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主题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主题分析

2011-10-13 16:26  |  华图网校  |  责编:miaoqiuyan 点击收藏

  2005年之后,“三农”成为国考反复以不同角度出现的题材。2004年至今,中央的一次全会——十七届三中全 会和连续六个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题,凸显了党和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也凸显了“三农”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今后“三农”问题仍 将是申论命题的热点,在具体问题的选取上,命题既与近期的中央政策文件中央精神有密切的关联,又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不会与当年的一号文件主题严密对应,以 免被报考者押中主题。因而“三农”类命题的具体切入点必将呈现一定的“反规律”特性,以求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不管具体切入点在哪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 本思路都应依据中央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扶农惠农政策,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 动农村进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6年,考查应对突发事件问题,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问题。针对近年来各地公共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一项新课题,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这也是具有长期性的问题。基本主题仍然是要遵循中央关于处置突发事件的要求和部署,把握以人为本、“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提高政府处置能力。

  2007年,考查耕地保护问题。仍属“三农”问题,但是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将重点放在了国家土地政策上,认识问题的角度仍然是“三农”问题协调解决、社会和谐发展,要强调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

  2008年,考查怒江水电开发问题,表面题材是资源开发及其争议这一事件,实质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 过怒江水电开发的具体事件,引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和谐发展源于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 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显然,作答的立意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9年,考查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首次采用了双主题、双题材的复合型命题形式,两种题材、两个主题之 间强调的是后者,侧重粮食安全,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无论产业升级还是保障粮食安全,都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促进可持续发 展为目的。这与2008年国际上先后爆发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紧密相联,时效性强,且提出的问题具有长期性、普遍性,材料一部分说明传统产业应该打 破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低端化生产模式,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一部分讨论了如何提高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确保国 家粮食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基本立足点仍然是党和政府的最新方针政策,比如以危机为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危机应对方针,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稳定 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部署。

  2010年,考察海洋开发与保护的主题,属于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范畴,既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也包括经济建设主题。同 以往历年国考申论题材相比,今年的题材既有一脉相承的底蕴,又有自成一派的特色。所谓一脉相承,就是贯穿了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延续了一个倾向——偏 于宏观战略和宏观经济问题;所谓自成一派,就是本次考试的取材“热中选冷”、“冷中带热”,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常见的热门话 题,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则是历来申论考试罕有涉及的“冷门”题材,这样本次题材的选择就有了些“爆冷”的意味。

  从题目蕴含的主旨和作答依据的理论和政策渊源上说,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唯一的正确选择。这也与2009年国家政治生活中“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相联系。

  2011年,副省级和地市级的考试内容上有了更大的革新,命题逐步向大纲靠拢,由以往申论主题的相同或相近,到逐渐各成一派。其中副省级考查主题是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精神、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地市级及以下类则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无根文化为题材。

  副省级考试新颖巧妙之处在于材料中虽然涉及了黄河的地理情况、黄河流域中华文明、黄河以及国外主要河流的开发与治理、我国四代领导集体对黄河开发治理的 重要指示等具体信息,但黄河的精神则需要考生从具体材料中加以提炼,这体现了与以往相比考察考生更高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其中领导集体对于黄河治理的方 针政策是我们分析黄河精神的重要突破口。地市级考试则围绕教育文化建设这一大范畴,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就学起点不一、过程困难等教育公平问题,还涉及寄宿制 学校、希望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回归到当前中国面临乡村教育、乡村文化的危机。旨在拷问我们最终能否实现社会和谐,各种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以上两大主题,与华图网校去年所分析的国考选题“热中选冷”、“冷中带热”的趋势仍然一致,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公平等话题一直是当前热点,而黄河精神的传承、寄宿制学校等话题又鲜为考生关注,回避了具体选材的“大热”。

  对于备战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要把握以上规律,在广泛关注各个领域的理论与事件热点的基础之上,增强“联系”的思维,把现实问题同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等大政方略联系起来,准确地选择题材作为复习重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主题分析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