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2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国人的“状元情结”

2012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国人的“状元情结”

2011-11-11 10:04  |  华图网校  |  责编:htjyjd 点击收藏

  【核心观点】

  (1)实际上,如果我们对1977年至2008年的高考状元逐一进行筛选,结果会发现,这其中没有一位是在学术、政治或商业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我国有48位45岁以下的两院院士,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曾经当过所谓的高考状元。这个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所谓高考状元走向社会后所取得的职业成就,远远低于对他们的想像和期望值,无法达到社会的预期。这也同时说明,高考状元的成才几率,其实和其他普通学生是完全一样的,在他们身上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值得去关注。

  (2)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在咱们中国这样一个考试大国里,分数依然是决定考生命运最紧要的参照,排名论座次的风气仍然流行,状元情结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而近些年来,社会对高考状元的炒作已到了非理性的地步,学校挟培养状元的荣耀,大肆给自己制造教育成功的光环。家长追捧高考状元不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心,而是要拿状元为我所用;商家、企业重奖状元是为了吸引眼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高校争夺状元是为了拉优质生源,政府拿钱奖励状元是为了显示对教育的重视,“顺带”给地方官员脸上贴金,增加政绩砝码……

  面对愈演愈烈的“状元热”,“禁止炒作状元”,或许只是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在看似平等的分数线背后,往往有着许多让人深深叹息的东西。如果说成功者只是处于金字塔尖的少数状元,岂不意味大量落榜生乃至考上一般院校的学子都成了“失败者”?如果一场高考让大多数教育对象都成了失败者,这样的教育自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3)当然,从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回归教育的本义来看,我们是不应该炒作高考状元,制造更大的升学压力。然而适当宣传一下高考状元、宣传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情况,是否就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呢?恐怕还需要商榷。如果让高考状元普遍“默默无闻”,人为掩盖许多优秀学子的奋斗精神,也未必不是教育的另一种损失。不久的将来,对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也许还会更严,对高考状元的追捧或许也会更多。与其在边禁边炒、愈禁愈炒中纠结,倒不如踏踏实实反思一下对待高考状元宣传的现有态度是否存在偏差,进而实现宣传和炒作间的平衡。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2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国人的“状元情结”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