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考面试热点:对“3.15消费者维权”的思考
热点概述
又是一年3·15,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投诉并不意味着所购伪劣商品、所遇消费陷阱就能圆满解决。在微博上,网友“David Xu”公布的一段录音显示,为取得一张冰箱质检报告,其先后拨打电话19次,联系了市技术监督局、市家用电器质监站、市产品质监所等部门,却不断遭遇“踢皮球”。“这事不归我们管”、“检测鉴定对公不对私”、“万元的检测费用你出得起吗?”在19段电话录音中,这些声音反复出现着。日前,记者跟随多名读者一起踏上维权之路,发现不少消费者在投诉之后,陷入了取证无门,高价鉴定,直至乏力退出的纠缠。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12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维权比较困难,维权成本高,有的时候为‘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3月14日《大众日报》)
相关评论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在国内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维权难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走出这样一个历史阶段,需要企业的诚信自律,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监管部门的切实履责。
此外,鉴定难问题在消费纠纷中非常突出,鉴定对公不对私、费用高昂,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呼吁成立独立、非营利性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消费者所需检测产品实行不设限制的客观公正鉴定,并立法保护。
@《消费维权不能“为追鸡而杀牛”》:以笔者之见,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切实减轻消费者维权的成本负担。“谁主张,谁举证”,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实在太难了。政府部门应坚持便民、利民、公益、服务的原则,尽量降低甚至免除消费者维权所需的鉴定费用,或者规定由商家承担相关鉴定费用;要尽量缩短消费者维权的流程,简化程序,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时间和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