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国考时政热点:政府治堵切莫总是“收费优先”

2014年国考时政热点:政府治堵切莫总是“收费优先”

2013-09-12 13:41  |  华图网校  |  责编:侯鑫琴 点击收藏

  而在开征拥堵费的背后,公众和专家也解读出城市管理者暴露出的收费冲动。一些市民认为,以收费治堵,是否合理,仍待厘清。

  北京车主韩先生表示,买车交税,用车还交费,中国车主的税费负担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都在提倡“费改税”,现在还要再新增行政收费,是不是重复收费?

  再者,社会抚养费、交通罚款、机场建设费等,征收时理由多多,到了信息公开又遮遮掩掩,再要征收社会拥堵费,如何让人信服?

  号脉全球“堵城病” “卡限”并非唯一药方

  “拥堵费”为何日益受到国内一些政府部门的关注?既能收费,还有治堵先例可供借鉴。自从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首开收费措施,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美国纽约等“超级堵市”也纷纷效仿。

  但一个容易为人忽略的事实是,虽然国内外城市汽车保有率都不低,使用效率却差别很大。国内汽车行驶里程多、行驶速度低,交通精细化管理和城市轨道建设的潜力并未挖尽,而国外则是在公共设施配套相当完善、近乎无招可用之后,才收拥堵费。

  专家指出,病症因城而异,拥堵费也并非包治百病。征收拥堵费的前提是公共交通便捷,相关配套完善,以此引导公众绿色出行。

  目前,国内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和规划尺度不断扩张,大量年轻市民居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区,对通勤交通便利化需求巨大,但公交配套远未跟上。以上海为例,小汽车日均行驶里程超过38公里,使用强度远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汽车对于多数市民的意义在于代步所需,远非奢侈用具。

  尚未疏通、率先开堵,如果贸然单向开启收费“堵”,不仅堵不住私家车使用,反而会增加公众负担。

  家住西五环附近,在二环内菜市口附近上班的北京市民崔先生告诉记者,“听到拥堵费政策要出台,就像又挨了一刀。”想坐公交,但实在太不方便。从家走到地铁站20分钟,地铁站走到单位20分钟,仅仅两头就得用掉40分钟。开车,20多分钟就到单位了。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相关推荐】点击进入 2013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集锦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微课程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考时政热点:政府治堵切莫总是“收费优先”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