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4年国考申论:关键词来源之"精雕细琢"

2014年国考申论:关键词来源之"精雕细琢"

2013-09-27 09:35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前面我们讲到了申论关键词来源之“就地取材”,今天我们要讲关键词来源之“精雕细琢”,所谓精雕细琢就是对材料进行提炼,将具体的表述抽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有的材料中虽有答题信息,但是并没有比较抽象的关键词,而是比较零散具体,并不能直接作为我们的答题语言,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炼关键词,用抽象规范的词语进行升华概括。

  如2012年国考(地市级)的第三大题要求概括市民出行的问题,材料中“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1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啥不让乘客有去有回?”这些表述我们就可以提炼为“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而不是直接照抄为“公交车有去无回”,这也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表述比较规范的文章,练习比较规范的表述和提高抽象的能力。

  还有些题目,材料中并没有很直接的关键词,多是表面现象,这时候需要我们对现象进行分析,提炼出现象的本质。

  如2012年国考(省市)第一题要求概括和归纳给定资料2—6中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除了表面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分析背后的实质也就是深层次的问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摘抄出其中一个问题“食品生产领域,企业主盲目追求利润,道德滑坡,素质低下,违法生产销售,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炼出实质是“企业诚信缺失,生产者道德失范”。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注意对材料的挖掘,能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多涉及到比较宏观的层面,需要考生平时多看一些政府文件领导讲话等,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抽象能力。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体会。

  例一: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给定材料:

  1.清冷的秋雨中,S省L县某村被笼罩在一种深深的寂静之中,散建于山间、坡上的一些农家窑洞,有的已经破落坍塌。洞前的院落有的已被种满了作物,作物的生机和村庄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里的刘书记说,现在长住村里的有60多人,其中20多位是65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也只有那时候村里才热闹点,平时都是冷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见。”

  由于年轻人大都出去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很难开展,比如想搞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基本找不到劳力。刘书记说:“我们也想给村里干点儿实事,但老年人思想转变不过来,还有人说自己是快要死的人了,折腾那些事干什么。发动不起来,出工不愿意,出钱更不行。”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考申论:关键词来源之"精雕细琢"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5  共5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