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记者被跨省刑拘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记者被跨省刑拘

2013-10-30 16:13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解析:

  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的各项法律和制度建设已日臻完善。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井然。但突发的新京报记者被跨省刑拘一事,给了我们当头棒喝,它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原来,我们距离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距离真正的以法治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新京报记者被跨省刑拘,发生在国家大力推行以法治国,努力建设法制型国家的今天,其原因发人深思。

  首先,在制度建设上,特别是在细节处理上有缺陷。制度建设,既要考虑宏观布局和规划,同时也要对实施细则进行明确的描述和界定,而且,这种描述和界定要与时俱进,注意社会上的一些新生事物,并相应、主动的做出一些调整,以利于在日常执行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这个事例中,争议的焦点在于公安机关能不能对记者个人进行刑拘,而目前在各方表态中对此均无明确描述,这就暴露了在这个细节问题上具体规定是有漏洞的,至少是给了涉事各方一定的自由度,都可以根据自身理解来选择相应做法,这是这个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其次,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存在随意性。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本无可厚非,但有个前提,就是一定要符合既定的程序,一切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办事,而不能随意变动法律的边界,这样才能保证执法的严肃性,才能让公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体会到公平、正义。

  第三,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涉及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和事件,极大的影响了公众对媒体客观、公正立场的质疑,在网络社会里,这种质疑被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了公众对事情本身的理性判断。

  第四,相关部门危机管理意识不足,没能及时给公众合理、信服的答复。事件发生后,各方都各执一词,看似都有道理,但却都是在表态,有避重就轻这嫌,更没有人主动进行事实的澄清,导致公众胡乱猜测,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大的争议。

  最后,公众对法治精神的渴求,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是造成众人围观此事的重要原因。正是对法治精神的重视,正是认为这实际关系到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才会有大量民众关注这个事情;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人奉行犬儒主义,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唯恐天下不乱,在网上发表过分主论,发泄不满情绪。

  针对这些问题,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任重道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入手。

  1、坚持贯彻以法治国的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事件正好说明了大家法治精神的觉醒和提升,是好的现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表达国家在坚决贯彻依法治国思路的决心。

  2、从细节上完善法制。多方调研,充分论证,争取在法律、制度的细节规定上严谨、科学,尽可能把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堵上,杜绝执行过程中随意性。

  3、增强危机意识,强化危机处理能力。社会管理中问题层出不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谓是防不胜防,而且在当前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因此,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的危机处理意识和能力,及时有效的解决突发问题,将是政府以后面临的重要工作。

  4、加强舆论监督,重塑媒体公信力,净化网络风气。要加强对媒体及从业人员的约束和管理,倡导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对违纪的新闻从业人员要加大打击和处理力度;要重视网络传播的特性,既要利用好网络,充分发挥民间参谋、监督的作用,同时也要管好网络,坚决打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净化网络风气,引导积极、理性、客观的网络新风尚。

  总之,利用好这些引起巨大争议的事件,倒逼政府在法制建设、危机管理等方面的思考和改进,我们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必能产生更大、更好的进步。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记者被跨省刑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