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社会救助必须严格法治化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社会救助必须严格法治化

2013-11-18 17:22  |  公务员考试网  |  责编:黄金霞 点击收藏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抓紧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既防“冷漠病”又不“养懒汉”。毫无疑问,在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进程中,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决策。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三个基本支柱。自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来,我国先后建立起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高龄津贴制度、灾害救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等,仅城乡低保和五保制度覆盖的贫困人口就超过了8000万人。如果再看中央和地方社会救助与自然灾害救济费的财政预算增幅,据2013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已经从十多年前的几十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2029.5亿元,增幅惊人。与此同时,十多年来,慈善事业的社会捐赠也从每年几十亿元增加到了每年上千亿元左右。不可否认,社会救助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我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一部社会救助法,也没有一部慈善法。不久前,安徽某地以“对其他人不公平”为由,叫停网友对3户困难病人的募捐行为,让人大呼荒唐。这虽是一个特殊事件,但也和社会救助的立法缺位有一定关系。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社会救助法和慈善法,一个规范政府行为,一个动员并规范社会力量参加救助,具有重要的制度性保障功能。尤其在我国颁布社会保险法以后,社会救助立法缺失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之间的衔接缺乏法治保障。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社会救助必须严格法治化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