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国教育如何才能公平?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国教育如何才能公平?

2014-01-03 14:01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广州市教育局日前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征求意见稿》,强调公办学校不准招收择校生、不准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奥赛成绩不得作为升学依据等“十不准”招生原则。同时指出,民办初中“小升初”在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提前招生视为无效。

  “小升初”,已与中考、高考并列为“人生三大考”。虽然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反对各种形式的“小升初”考试。而实际上,“小升初”的各个主体:学校、家长、培训机构早已对一切“潜规则”心知肚明。有调查显示,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准备阶段的花费平均为4.4万元。按照法律规定,“小升初”必须依法免试,就近入学,但这一规定似乎名存实亡。人们纷纷发现,电脑派位、就近入学,这唯一“合法”方式却成了一种垫底的升学办法。家长们经常是在尝试了各种考试与推优特长、动用各种关系之后,才无奈不甘地等待“命运抉择”。这些年能动用关系择校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广州2010年开始就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到2012年要降到10%以内。此次更直接规定,公办学校不准招收择校生,这与教育部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规定相一致。在教育部此前的八大措施中,备受关注的便是将制止跨区域招生和收费,并少有地为非正常跨区域招生设定上限。

  教育部出台治理措施的初衷,是为了维护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这也是地方出台政策的核心。现实却是,只要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只要还有一点点政策“空隙”,便不能阻挡人们继续择校的热情。广州这次《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把外国语学院和民办学校纳入其中,但是今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学校,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都不得采取考试方式进行选拔”。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必定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果取消民校考试,应该有可行可替代的招生操作方案。事实上,自从广州有了“名校办的民校”,“小升初”的择校考才彻底火了起来。为了让孩子能多些入读名校的机会,疯狂的家长们都会提前给孩子四处报名。在每年的民校考试中,不少学生置身于“车轮战”中,“大小联盟”、单考、公校择校、外国语学校考试等,一个接一个,不少考生手持多张准考证,多赶考一次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多一次择校的机会。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国教育如何才能公平?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