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重新“发现”地铁的价值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重新“发现”地铁的价值

2014-01-06 11:49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随着12号线和16号线正式开通,上海地铁全网运营线路总长增至567公里,跃居世界首位。方便快捷、运力强大而且价格低廉的地铁系统,已经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交通。2013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地铁客流量达到889.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庞大的地铁系统早已成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广大市民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可是,你是否知道,在交通工具之外,地铁承载的功能还有很多?

  毫无疑问,地铁建设的初始动机是交通,尤其是使市民从家中到工作场所之间的通勤更加畅通快捷。但是,地铁的属性绝非仅限于此。随着线路越修越多,众多单一线路联结成网,最终与地面设施一道,共同构成了循环不息的有机系统,成为城市中人流、信息流的骨干。这时候地铁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变成重要的公共空间。对很多人来说,每天的生活从地铁开始,人们在这里相遇,也在这里擦身而过,其间留下了不少故事,也铭刻了城市生活的痕迹。地铁所附着的诸多功能中,“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值得重视。

  这一点,在16号线开通首日就有着生动体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挤爆”车厢的不是往返城郊之间的上班族,而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老年乘客不是为了通勤,而是为了游览。坐上16号线,不但可以欣赏城市高楼、农庄田野、江南水乡等沿途风光,还可以到达野生动物园、滴水湖等旅游目的地。甚至有些郊区的老人,纯粹就是为了体验坐地铁的感受。在这里,地铁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单一属性,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娱乐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老年人的热情一度令地铁运营方有些措手不及,这或许也在启示我们,在地铁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应该超越交通工具的单一思维,把更加丰富多元的功能纳入视野,主动挖掘、充分发挥。

  穿梭于江南水乡与现代都市之间,16号线可谓得天独厚。但细细梳理,上海许多地铁线路也是天赋独秉、各有千秋。有人戏称,1号线是地铁系统中的“嫡亲长子”,它联结起苏州河南北两大文化区域,途经的人民广场、火车站、一大会址都是城市命脉之所在。1号线正红的标色,似乎也代表着其无人能撼的“正统地位”。2号线贯通浦东浦西,连接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陆家嘴、张江高科等城市新地标,就如同其正绿标色一样,代表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新希望。3号线是第一条高架线,安坐车厢便可饱览都市繁华……一条条线路梳理下去,我们可以发现,每条线路都整合了一批政治、经济和旅游文化资源,都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具潜力的物质载体。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重新“发现”地铁的价值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